国资央企释放强烈反腐信号:又有7人被查,新集能源原董事长年薪超140万元
摘要:“国家对于反腐败一直是国资零容忍,这次对央企高管的央企又有源原审查和调查也体现了国家对直管企业的反腐深入,更显示出国家对于打击腐败的释放决心。”北京恒都(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强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刘昱汝 北京报道 6月8日,人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查新长年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董事涉及南航集团、国资中煤集团、央企又有源原兵器工业集团、释放国家电投、强烈国机集团、反腐东风公司等6家单位及下属公司,信号薪超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即A股上市公司新集能源(601918.SH)原董事长杨伯达名列其中。公开资料显示,杨伯达今年3月22日刚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和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国家对于反腐败一直是零容忍,这次对央企高管的审查和调查也体现了国家对直管企业的反腐深入,更显示出国家对于打击腐败的决心。”北京恒都(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学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反腐建立长效机制、常态化,对于国企的治理是重大利好。有利于企业的合规,进而健康发展企业。”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严学锋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这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基石;也利于董事、监事、高管等正确履职,极大利好公司治理中的“有效制衡”要求。 百万年薪董事长被查 公开资料显示,杨伯达出生于1970年9月,现年52岁,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他曾任徐矿集团三河尖煤矿副总工程师,夹河煤矿生产副矿长、矿长,徐矿集团生产部部长,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董事,新集能源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2021年8月底,新集能源董事会同意选举杨伯达为董事长。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年报数据发现,早在2020年作为新集能源董事、总经理的杨伯达,税前薪酬就达到125.29万元,超过了时任董事长陈培,为公司最高;2021年,杨伯达的税前薪酬为123.94万元,是公司高管中薪酬最高的;2022年,杨伯达的税前薪酬涨至141.69万元,仍是公司薪酬最高的高管。 今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披露了94家央企负责人2021年度薪酬信息。2021年,94家央企“一把手”平均年薪约70万元,83%的央企“一把手”年薪在6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其中,年薪在90万元以上的共有10位,并无年薪超百万的央企“一把手”。而新集能源的母公司中煤集团董事长王树东2021年的年薪则为71.18万元。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今年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公布的对已落马的国资央企高管处分通报中发现,涉事人员“靠企吃企”主要发生在选人用人、工程建设、资金使用、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有的是利用职务便利,通过向下属单位负责人“打招呼”的方式,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从中收受巨额贿赂;有的是违规决策进行投资,造成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损失风险等。 而央企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信息集中发布,释放出持续深化整治国有企业领域腐败的决心。 健全制度“不敢腐” 事实上,这是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集中发布的第9批国资央企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信息。 最近的几次集中发布分别是,5月25日通报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5月12日通报中央企业7名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4月23日通报中央企业5名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3月23日通报中央企业5名管理人员接受审查调查。通报涉及电力、油气、煤炭、兵工、化工、汽车等各个领域的央企。 可以看出,国家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释放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然而,国资央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想有效遏制腐败,需要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方面三位一体同时有效发力且持之以恒。”严学锋向本报记者表示。 他认为,第一不敢腐,关键在于健全制度,主要是法律、企业内部惩罚制度,让腐败成本大于、远大于收益;第二不想腐,关键在于两方面:首先,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让人可以光明正大地谋利(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例如推行市场化的薪酬、强有力的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这对国企而言尤其重要。而长期以来这是国企的一大短板,成为很多人贪腐的“理由”。如果光明正大赚钱多,不想腐的可能性自然高。其次,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比如做人正直、善良,以贪腐为耻,董事长、总经理等人应该以身作则,个人持续修身之外是建立、践行良好的企业文化。 第三不能腐,需要企业健全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必须做好分权制衡、让权力运行透明化。 国有企业列为反腐败重点领域 央企国企是今年反腐的重点领域之一。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将国有企业列为反腐败重点领域强化部署,强调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 而国资央企反腐的重点,则是紧盯重点对象,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紧盯重大项目、物资采购、并购重组、国企混改等关键环节,对靠企吃企、关联交易、设租寻租、利益输送等顽症坚决亮剑、重拳出击,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 严学锋坦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铁腕惩治腐败,推动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特别是把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制度成果,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制度成为正风反腐的利器。当前应该说已建立了长效机制,是常态化的反腐,并非运动式反腐。对于国企董事、监事、高管而言,认清这种新现实、真诚地心存敬畏、守法才明智,这是顺势而为,不要再心存侥幸、逆势而为。同时,董事、监事、高管们应真诚自爱、真诚守法、忠实履职。 刘学认为,央企和国企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织,对外代表国家,对内代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然而有很多国企、央企的干部忘记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使命。“我们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会放任任何腐败行为,无论是央企国企的领导干部还是其他国家工作人员都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广大央企、国企的负责人要洁身自好,珍惜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为人民服务。”刘学向本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天去世少鼎新部份对于心岸煤冰企业睁开专项查问制访战政策揭示
- 拜登将提名好国驻越北小大使出任东亚使命助理国务卿
- 好国“跪颈”法律大盗案审理推延 或者遁减控诉
- 中国驻英小大使接管英圆无故批评呵呼
- 统计局:8月中旬齐国各煤种价钱均呈上涨走势
- 巴西联邦最下法院法夷易近讯断前总统卢推所受讯断“实用”
- 俄宇航员或者将初次乘坐好国载人龙飞船飞往空间站
- 贝宁宪法法院裁定现任总统塔隆患上到连任
- 7月中国出心煤冰23万吨 同比删减171.6%
- 社交部回应好争光中国远洋渔业:刚强反对于毫无事真凭证的恶意争光 ...
- 中国驻英小大使接管英圆无故批评呵呼
- 印度一化工场爆炸导致至少5人丧去世
- 浓季不旺再现 能源煤下止通讲挨开
- 俄战机正在启仄洋上空陪飞好国侦察机
- 埃及两列客车相碰 至少32人崛起
- 凶我凶斯斯坦将于4月11日妨碍新宪法齐仄易远公投
- 国内煤价仅为国内煤价三分之一
- 好国“跪颈”法律大盗案审理推延 或者遁减控诉
- 散漫国框架下跨境无纸商业尾个多边战讲正式去世效
- 薛捍勤连任国内法院法夷易近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生态环境部通过《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CCER市场启动再进一步|快讯
- 三季度铁路客运累计11.5亿人次,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快讯
- 下行压力加大!7月进出口同比下降8.3%|快讯
-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工信部着力推进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
- 猪价触底反弹,一周大涨10%创下年内新高,这轮上涨行情能否持续?
- 经济回暖迹象渐显,高新技术民间投资或是下一步发力重点
- 卖猪亏卖鸡也亏!温氏股份营收增长三成仍挣不到钱
- 中纪委通报: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6万余个|快讯
- 如何打造行业新竞争力?多行业布局可持续供应链|聚焦2023服贸会
- 降幅收窄!前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1.7%|快讯
- “十一”已累计发售车票1.72亿张,各地铁路部门安排增加假期运力|快讯
- 记者实探高盛中国上海办公室:一切井然有序,“未见大巴驶过,人员正常办公”
- 国铁集团上半年经营结果好于预期:负债率降至66.17%,客运同比增长133%
- 9月进出口环比两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新高,四季度出口金额或有所回升
- 新兴产业继续领跑!9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 年内30家央国企上市公司“一把手”离职,如何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
- 7月工业数据增速放缓,企业去库存持续到三季度末?
- 亚残运村正式开村,中国体育代表团入住,运动员:“感觉回家了”|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大红包来了!超1600亿元分红在路上,上半年沪市央企六成行业实现业绩增长
- 出行服务类消费增长强劲,9月消费大概率继续向好
-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再破题:北京等43城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业大院改造将有新方向
- 四千多人竞争同一岗位!多地事业单位考试启动,应届毕业生受政策倾斜
- 7月并购重组事件环比增长41%,下半年军工央企重组或掀新高潮
- “超级黄金周”落幕,铁路运输迎来多个“历史新高”
- 中船科技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船舶制造央企半年报普遍遇喜
- 主产区遭洪水侵袭,稻田变成“汪洋”,今年还能吃到“五常大米”吗?
-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采取“柔性履约”,缺口大的企业可预支2023年度部分配额|快讯
- 国资委重磅发声:把科技创新摆在“头号工程”位置,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 “三驾马车”齐发力,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 前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均有所下降|快讯
- PPI环比上涨0.4%!同比跌幅收窄至
- 酒店订单飙升、餐饮火爆!哈尔滨旅游市场未“冷”先“热”:收入同比增长347.9%|双节消费调研行
- 创5个月新高!8月PMI产需双旺,新出口订单结束“五连降”
- 记者亲历贵南高铁全线贯通首列:西南新交通大动脉来了!贵阳至南宁不足3小时带动出行热
- 确保“好收成”变成“好收入”!国家粮食局部署秋粮收购,旺季收购量约2亿吨
-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高于前三季度平均增速|快讯
- 中航电测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9.28%,收购成飞后能否带动业绩回升?
- 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再提速,23家企业单位集中签约
- 解码霍启刚新身份:外部董事中唯一非国资系统人士,中粮集团多元化国际化加速
-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民间投资下降0.6%|快讯
- 双节猪价为何旺季不旺?需求不及预期,“猪肉自由”有望继续
- 暑期热推涨出行数据,7月交通运输部多指标回升|快讯
- 应届生西部就业比例上升,为何成都、西安、重庆最受青睐?
- 牧原股份大幅减亏背后:二季度亏损扩大,负债再次攀升
- 8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专家预测9月有望继续上行
- 城市比乡村消耗了更多能源吗?研究显示过去20年中国城乡能源平等性明显提升
- 实探!北京又一老字号宣布停业翻新,近百岁西单商场告别“流金岁月”
- “跳水大爷”隐退后“盘头大姨”接棒,天津掀起国庆“特种兵”旅游热
- 政策暖风频吹,9月央企并购重组步入活跃期,这个产业将是风口!
- 广汕高铁开通!汕尾融入广深地区“一小时”交通圈|快讯
- 小麦价格迈过1.5元/斤后冲高回落,旺季来临能否带动再次上涨?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增至230亿元,一碗鱼胶如何撬动海洋经济产业链?
- 7个季度规模上涨103%,嘉合基金总经理和副总双双晋升
- 国际需求疲弱难掩中国出口亮点,前7月外贸逆势突围
- 车票秒光,堪比春运!直击“十一”黄金周首日抢票难
- 商务部:全年服务进出口规模将保持增长,下一步继续研究服务贸易开放政策|快讯
- 中国品牌出海潮涌!MINISO2023财年海外业务增速超国内:“门店数量远未到天花板”
- “金九银十”需求旺季来临!小麦价格冲高回落仍高位运行,下一步还有多大上涨空间?
- 提速!11日起贵广高铁运行时速提升至300公里|快讯
- 一线城市全面落地“认房不认贷”,已经实行近一年的天津、杭州楼市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