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社会变革 >>正文
输血实体经济,减税降费再发力
社会变革2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一系列减税缓税政策,在支持企业纾难解困、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依靠“放水养鱼、水多鱼多”,减税降费不仅有效地助企纾困,同时更好地激发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兔年伊始,经济减税降费促经济的输血实体利好信息就不断释放。
1月28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亮出多重举措,要求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财政、金融工具支持的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实施好原定延续执行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普惠小微贷款等政策。
这释放强烈的促经济的积极信号。
事实上,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2022年,我国及时果断部署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对经济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2年,税务部门不折不扣深入落实,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2万亿元。”1月31日,在国家税务总局召开的2022年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道树表示。
其中,制造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5万亿元,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同时,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8700亿元,有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一系列减税缓税政策,在支持企业纾难解困、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依靠“放水养鱼、水多鱼多”,减税降费不仅有效地助企纾困,同时更好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后,产业政策驱动经济结构转型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主线,考虑财政受到的多重约束,预计未来将逐步形成产业政策驱动财政、货币协同发力的政策格局。”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利好实体经济
据了解,2022年实施的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直接为广大市场主体“输血”“活血”。从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制造业成为受益最明显的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受益主体。
数据显示,2022年4.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中,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其中新增减税超8000亿元,新增降费超2000亿元;同时,办理缓税缓费超7500亿元。
国家统计局2022年对工业企业进行三次留抵退税政策成效调查结果显示,已享受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的企业普遍反映减负效果十分明显。
“税费支持政策特别是留抵退税政策直接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和资金压力,有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税务总局对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2.7%,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分别下降15.4%和14.2%,负担显著减轻。”王道树表示。
随着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落地见效,税收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有力地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活力。2022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1315万户。截至2022年末,全国涉税市场主体总量达到8407万户,较2021年末增长6.9%。
一个亮点是,减税缓税政策有效促进了新动能的成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9%。特别是享受留抵退税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比没有享受留抵退税的高技术产业企业高2.1个百分点。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荣海楼介绍,为了保障减税缓税政策企业应知尽知,税务部门第一时间联合有关部门发布政策及配套解读,编制13项重点政策操作指南,利用大数据建立全国统一的宣传辅导标签体系,精准推送优惠政策44批次共4.75亿户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此外,为推动留抵退税款应退尽退,建立符合条件纳税人清册,提前摸清退税底数,逐户帮助纳税人算清退税金额,通过电子税务局自动预填85%以上申请数据,及时完成退税审核办理退付,企业退税资金从申请到入账平均用时同比压缩40%,其中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平均用时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
在系列税费支持政策作用下,2022年,全国制造业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同比下降3.4%,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比全部企业高1.9个百分点。特别是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制造业企业购进金额同比增长8.2%,比没有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制造业企业高4.5个百分点。
“减税降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受益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7万亿元,占总规模的比重约四成;另外,近八成的个体工商户在2022年无需缴纳税款。”王道树介绍。
严查涉税案件
值得注意的事,为确保退税缓税政策落实到位,助力经济促发展,针对涉税的案件也在重点打击。
1月31日,北京、青岛等地税务部门曝光7起涉税案件。
在北京市,某贸易公司等2户出口企业,通过将不予退税的金、银等贵金属进行简单加工,伪装成高性能导线、空心电感器等可退税产品出口等手段骗取出口退税。北京市税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追缴骗取出口退税13084.62万元,不予退税11718.97万元。近日,该案一审判决,主犯因犯骗取出口退税罪被判处无期徒刑,8名从犯因犯骗取出口退税罪被判处5年至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北京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按照全国六部门联合打击骗取留抵退税和出口退税工作交流推进会精神,进一步发挥六部门联合打击机制作用,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严惩不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护航出口退税政策措施落准落好。
在安徽省安庆市,近期警税联合查处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经查,2名涉税中介人员通过提供财务记账服务、编造财务数据资料等方式,在没有真实业务发生的情况下,直接设立或帮助相关空壳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12.32亿元。目前,上述2名涉税中介人员及1名空壳公司实际控制人因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判处3年至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依法追缴违法所得。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当地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根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依法查处了大兴安岭某食品有限公司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案件。经查,该公司通过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等手段,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累计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574份,价税合计金额4218.37万元。目前,税务部门已将该案虚开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一位税务行业从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减税降费力度很大,意在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而不是让不法分子从中牟利。严查涉税案件,不仅是为了确保退税缓税政策落实到位,更是为了税收公平,保障财政收入。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创记实!俄媒:亚太天域煤冰价钱每一吨突破400好圆
社会变革据俄罗斯卫星社莫斯科6月27日报道,彭专社援用埃疑华迈公司(IHS Markit)战去世意所掮西崽数据报道,亚太天域煤冰价钱抵达创记实水仄,逾越每一吨400好圆,那与天下燃料退让有闭。报道称,凭证IH ...
【社会变革】
阅读更多总体煤矿库存隐现积攒 心岸市场激情呈南北极分解
社会变革今日,产天圆里,受疫情影响,内受古部份地域施止动态操持,部蹊径段妨碍交通克制,煤冰公路中运支到确定水仄影响,正在保供小大条件下,市场煤部份中运空间受到缩短。古晨产天圆里斲丧同样艰深,煤矿仍以保供为主, ...
【社会变革】
阅读更多仄易远用电背荷回降 后绝市场若何看?
社会变革随着台风“轩岚诺”并吞我国华东内天,船舶周转逐渐复原,两港接卸复原同样艰深。尽管北边部份天域下温天气再次袭去,但不论是规模借是强度,战经暂性皆较夏日时赫然削强,杭州等天最下气温 ...
【社会变革】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中国出台“新大气十条”,环境部正面回应“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经济”论
- 中纪委最新通报: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67起|快讯
- 11月消费同比增长创下半年新高,预计外出及服务消费明年将继续扩张
- 来之不易的丰收答卷: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
- “新三样”走俏背后:前三季度出口额增长41.7%,中国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多少?
- 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公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快讯
- 三部门:从横琴经“二线”进入内地,不超过8000元人民币的可予以免税放行|快讯
- 前十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万亿新增国债将于四季度发力
- 特写|亚残运会首金得主谢毛三:水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2023年外贸成绩单出炉:出口逆势增长,规模逐季抬升,超3/4企业看好今年形势
- 波动中前行!2023年全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累计上升1.1点|快讯
- 前9月吸引外资规模同比有所下降,商务部多举措稳外资|快讯
- 商务部最新定调:外贸回稳向好势头不变,明年有望回正
- 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由升转降,10月CPI、PPI双降
- PMI回落至3个月新低:产需双双承压,后期稳增长政策如何持续发力
- 增长7.4%!前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快讯
- 7.6%!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餐饮消费成主力|快讯
- 多条高铁同日开通,铁路建设年末加速跑|快讯
- 一批“粮老虎”落马!最高检发布10起典型案例,粮食领域刮起反腐风暴
- 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微增0.2%|快讯
- 直击暴雪中的新发地: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购销依然火热
- 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0%,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加速
- 时隔6个月出口金额再次回正,11月进出口向好趋势明显
- 疫后首个常态化春运开始了!火车票今日起开售|快讯
- 天津西至大兴机场最快41分钟可达 ,津兴城际铁路今起正式开通|快讯
- 12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有所上升|快讯
- 下降0.5%!11月CPI同比环比双降|快讯
- 降幅继续缩窄!前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7.8%|快讯
- 稳面积增单产“两手抓”!农村工作会议再提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 直击链博会!一辆智能汽车“读出”中外供应背后的链式合作
- 直击牧原媒体交流会:公开回应争议,“不跨行只养猪,有信心穿越猪周期”
- 预计发送旅客6300万人次!铁路元旦小长假运输今日启动|快讯
- 49.5%!10月PMI降至荣枯线下|快讯
- 前9月对外投资增速不减,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年内利润持平或提高
- 占比近五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导A股年底并购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