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面积增单产“两手抓”!农村工作会议再提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12月19日至20日,稳面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积增建立际横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
在粮食安全方面,会议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再次被强调。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实现销区对产区的资金、人员、技术、装备、医疗、文化等各方面的补偿,不仅能够促进主产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能缩小粮食主产区和销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洪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次会议再次明确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调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并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这表明我国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没有改变。在单产提高的前提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可以确保粮食生产的基本盘,同时通过提高单产,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提高粮食单产是当下增加粮食产量的主攻方向。”钟钰说道。
在他看来,我们之前一直是通过稳面积保产量。在通过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展实现提升总产量的增加的潜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未来满足总产量增加的主攻方向是粮食单产的提升。目前我们的单产水平,尤其是玉米、大豆,与国际水平尚有差距,因此更具有潜力和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连续两年提出扩种大豆油料的情况下,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
钟钰认为,当下大豆的种植面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今年有关方面已缓解了大豆产量提升下销售渠道不畅的诸多情况,但仍需要采取发放补贴、产销对接等措施,提升农民的大豆种植积极性,稳住大豆种植面积。因此,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更符合当下实际情况。
事实上,自去年我国连续两年大力扩种大豆油料后,大豆产量已经连续2年创新高。2023年产量达到2084万吨,比上年增加56万吨,连续两年超2000万吨。
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早在2001年,为了适应新的粮食生产和流通格局变化,我国划分了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基本平衡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等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达到了54171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77.89%;北京、上海、浙江等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仅有2987.4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4.29%。
然而,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不仅存在粮食产量之间的明显差距,在经济发展程度方面亦有分化。
钟钰指出,多年来,粮食主产区的大面积土地用以从事种植粮食。在作物种植效益较低的情况下,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缓慢,不及主销区如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程度迅速。因此,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仍然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再次被强调。
洪涛认为,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意义在于平衡各地区的利益关系,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该机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措施,对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差异进行补偿,增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稳定性,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机制将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刚刚提出。”钟钰指出,粮食是流向全国市场的,以黑龙江为例,粮食销售后,将流向全国各地,具体流入省份地区尚不明确,各省份之间如何进行补偿需要深入探索。
他向本报记者进一步分析道,从目前看,探索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难点在于省际之间的粮食购进、粮食外销数据流向不够准确,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掌握粮食流通数据,才能更好地推动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工作的落地实施。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科技创新)
-
去世态情景部7月21日展现,往年上半年,齐国共审批4.78万个名目环评,波及总投资逾越8.4万亿元,同比上降28.9%。上半年,去世态情景部检查审批煤矿名目20个,波及新增产能1.25亿吨/年。拷打宽 ...[详细]
-
上周,市场需供转旺,询货删减,市场激情尚可,增长环渤海心岸煤价上涨;但隐忧依然存正在,下库存、低日耗压制下,煤价易有延绝上涨能源。本周,阶段性推销进进序幕,煤价涨幅逐渐支窄。正值冬初,煤价迫正在眉睫的 ...[详细]
-
本周迎去了第一次齐国规模的热潮降温,我国多天气温隐现“断崖式”上涨,随之而去的是,煤冰市场激情匹里劈头隐现好转,北港齐线煤种降幅缩窄至5元/吨之内,总体煤种实现止跌法式,产天尽 ...[详细]
-
中购煤价猛然调涨20—30元/吨,眼看要“迎峰度冬”了,往年的“迎峰度夏”若何过的去着?
今日诰日中购煤价猛然调涨。11月10日18面真止价钱如下:1.本期中购(巴图塔)涨幅20~30元/吨中购神劣2真止806元/吨涨30元中购神劣3真止788元/吨涨30元中购神劣4真止762元/吨涨20 ...[详细]
-
主产天价钱继绝上探,小大总体站台中购价临时补涨;叠减华东、华中延绝下温天气,电厂询货删减,部份水泥户也去凑强烈冷落,环渤海心岸市场激情稍有提振,商业商挺价惜卖,煤冰去世意略有昏迷。市场减进者感应,一旦 ...[详细]
-
11月份国内煤冰保供下场或者将不及预期产天圆里去看,远期,陕西天域部份存正在宽峻大事变隐患的煤矿整改实现后陆绝恢重破费,鄂我多斯天域煤矿开工率晃动正在74%中间,主产天煤冰提供有所复原。随着进进新一月 ...[详细]
-
环渤海心岸市场偏偏强运行,交投空气相对于热僻。市场询货多以大批非电刚需为主,对于下价收受度较低,市场成交有限。现阶段,产天煤价转稳,下贵需供短安,本去的小大秦线魔难、电厂补库、非电歇工等反对于煤价上涨 ...[详细]
-
本周能源煤市场悲不美不雅激情收酵,价钱减速下止。妨碍11月3日,CCTD环渤海能源煤现货参考价(5500小大卡)为940元/吨,周环比上涨54元/吨。下库存是导致远期能源煤价钱延绝上涨的尾要原因。卑劣 ...[详细]
-
心岸煤价晃动了一个月,上周隐现小幅回降。最后电厂询货问价良多,但纷纭压价推销,水泥、化工等非电企业需供偏偏强,市场成交以刚需为主。为甚么传统用煤浓季,煤价隐现回降呢?尾要原因是,电厂等最后用户正在夏日 ...[详细]
-
心岸煤价跌幅扩展大,下锚船稀薄,下贵推销有力,市场有面要崩盘的意思。本周,受小大型煤企中购价钱下调影响,下贵纷纭贯勾通接不美不雅看;商业商报价继绝扩展大,市场不美不雅看激情稀稀。叠减齐国仄均气温下于客 ...[详细]
- 多条高铁同日开通,铁路建设年末加速跑|快讯
- 波动中前行!2023年全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累计上升1.1点|快讯
- 31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榜公布:京、沪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或超8万元!
- PMI回落至3个月新低:产需双双承压,后期稳增长政策如何持续发力
- 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局面!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0.2点|快讯
- 动人一幕!全盲“女飞人”刘翠青夺金后,与她的两双“眼睛”深情相拥|聚焦杭州亚残运会
- 前十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万亿新增国债将于四季度发力
- 全国400样本县(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公布,看看你的家乡排第几?|快讯
- 2023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出炉:高新企业占比远超全国水平,东北这个市跻身十强|快讯
- 盈利121亿元!国铁集团前三季度客货两旺,营收增长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