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仅俩月盈利!猪企如何飞跃猪周期?|2023中国经济年报
摘要:回顾2023年,全年企何期中猪价走势跌宕起伏,仅俩济年既经历了长期的月盈横盘震荡,也曾快速攀越至高峰又逐步回落;养猪人经历了持续亏损,利猪也曾实现扭亏为盈。飞跃时至年底,猪周生猪价格迟迟不见抬头,国经2024年猪价能否走出上涨趋势?全年企何期中 文/王悦 回顾2023年,猪价走势跌宕起伏,利猪既经历了长期的飞跃横盘震荡,也曾快速攀越至高峰又逐步回落;养猪人经历了持续亏损,猪周也曾实现扭亏为盈。国经时至年底,全年企何期中生猪价格迟迟不见抬头,2024年猪价能否走出上涨趋势? “回顾2023年生猪市场行情,2023年上半年生猪出栏压力相对需求而言偏大,生猪价格整体在14元至16元/公斤的价格区间内震荡运行;下半年,在供需双增的基础下,生猪价格阶段性反弹至17元/公斤左右,但由于需求支撑力度不足,猪价没有继续向上突破,中秋、国庆双节过后又重回成本线以下水平。”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管亚镭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今年生猪养殖的盈亏情况,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的生猪养殖仅在8月和9月实现了微利,其余月份均处于亏损。因此,从全年来看,生猪养殖将是小幅亏损状态。每头120公斤的肥猪,大概亏损在150元左右。” 生猪价格持续低迷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在今年前三个季度,生猪出栏量的同比增幅是逐渐增大的。而从全年来看,生猪产量可能接近2014年的历史高位。结合进口猪肉数量,今年的猪肉供给量可能在6000万吨左右,已经超过2014年的水平。 这意味着,尽管能繁母猪产能持续调减,但调减幅度较小,2023年的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和供给量均居高不下。 “从价格来讲,今年的生猪价格总体是呈现了低位窄幅震荡的特征。相比以往二季度止跌企稳后三季度的反弹的走势变化,今年生猪价格的反弹时间较短,自7月底开始,仅维持了一个月的时间,从9月份已出现开始呈现跌势,并且在10月中旬开始加速下跌。”朱增勇指出,如此的猪价走势变化主要是受到了猪肉供给情况影响,与以往呈现的阶段性供应过剩的状态不同,今年全年的生猪供给都呈现出了过剩的状态。 对于猪价的短暂反弹,他指出,“主要是受到了供需状况的略有改善,7月,发改委开展了年内的第二轮冻猪肉收储,叠加供给环比有所下降,而消费在八九月份出现季节性的增加,所以生猪价格出现了小幅的反弹。但是由于供给保持高位的特征并没有改变,所以反弹的时间较短。” 事实上,在今年生猪供给稳定增加的情况下,业内人士认为,拉动生猪价格上涨在于需求量的增加。因此,不乏养殖户期待着随着天气转凉开启的腌腊旺季。 然而,生猪市场却没有如愿好转。据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数据,11月份猪肉集贸市场价为每公斤24.97元,环比跌4.0%,跌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同比跌 38.5%;生猪集贸市场价每公斤15.11 元,环比跌5.0%,同比跌41.5%。 按照以往经验,家庭腌腊以及灌肠确实对猪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是考虑到今年整体供应偏充裕,部分集团猪场年底集中冲刺,叠加大量冻品库存可能出现集中抛货,均可能制约了猪价的上涨空间。 生猪市场未来可期 值得关注的是,从短期来看,双节之前,生猪价格可能出现一个短期的震荡反弹,保持在接近成本线水平,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低。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披露12月第3周(12月20日)生猪饲料价格信息,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44,环比上涨3.26%。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盈利为3.69元。猪价频繁调整,均价水平高于上周,预期养殖盈利扭亏为盈。 管亚镭认为,12月供需面维持宽松,规模场冲刺年度目标压力大,加上疫病因素不利因素,市场出栏积极,整体对价格带来压制,下半月南方腌腊活动将要陆续开启,预期有望持续到月底,对猪价带来提振,但北方需求增量不大,整体来看,本月需求增量仍难匹配供应提升的压力。中旬开始猪价或出现一定阶段性反弹,但是在猪源整体充裕下,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到后期价格仍再次回落压力,对于养殖端而言,或是逢涨出栏机会。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两节”的临近,按照惯例,生猪需求量会有所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生猪价格。但需要注意的是,“两节”效应对于价格的支持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肉类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生猪市场始终处于低位的情况下,不少养猪人寄希望于下一年的行情。究竟明年的生猪市场能否回暖吗?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3 年上半年,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从高峰4390万头减少至 4258万头,累计去化3%;2023 年8—10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再度去化至4209万头,当前母猪存栏量较年初的4390万头,累计变化-4.12%。根据生猪的生长周期计算,2024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量将逐渐减少。 “虽然明年不会出现周期拐点,但供给有望小幅下降,实现供需关系改善。”朱增勇指出,出现拐点意味着供给基本面上有改变,目前来看明年的供给依然呈现比较充裕的特征。 因此,在他看来,供给面没有改变的话,生猪价格就不会有拐点。但明年整体的猪价形势有望好于今年。从年均价来看,可能较今年全年均价出现小幅的上涨。 猪企如何扭亏 不容忽略的是,在大众消费者实现猪肉消费自由的背后,生猪养殖企业却是在亏损旋涡中艰难求生。 从各大上市猪企三季度报告中便能看出今年生猪市场的艰难,三大上市猪企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前三季度的亏损总额已达到102.3亿元,分别为18.42亿元、45.3亿元、36.58亿元。其中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在第三季度实现单季度扭亏,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7亿元、1.59亿元。 朱增勇指出,“今年的生猪养殖仅在八九月份实现了微利,其余月份均处于亏损。因此,从全年来看,生猪养殖将是小幅亏损状态。每头120公斤的肥猪,大概亏损在150元左右。” 面对业绩受到了猪价低迷巨大影响的局面,各大猪企能够如何应对? 据了解,为了避免“越卖越亏”的局面,已不乏猪企调整了全年出栏目标,其中包含行业龙头牧原股份;与此同时,为了解决现金流压力及负债率高位问题,各大猪企均有动作频频。 一方面,各家猪企纷纷推出融资计划。近期内,温氏股份在11月初披露,公司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人民币70亿元的中期票据已获准注册;12月初,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拟申请注册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以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偿还贷款等用途;新希望也发布了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3.5亿元。 另一方面,更有甚者转卖资产、聚焦猪业。此前,已有天邦食品、京基智农等企业断臂求生,如今老牌巨头新希望也宣布出售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两个板块。据了解,两块业务的整体估值接近80亿元。如果交易完成,负债率会下降4%—5%,同时也可以给公司带来一定投资收益。 尽管从猪企的积极布局来看,企业对生猪市场的未来发展保持了较大信心,但在生猪价格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的情况下,如何穿越周期始终是猪企无法回避的课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冀中能源邯矿总体云驾岭矿提降浑廉横蛮去世命力
- 军改后8所斩新军校诞去世躲世 陆军6所新校名曝光
- 军改后8所斩新军校诞去世躲世 陆军6所新校名曝光
- 俄中少:好国政策的不晃动战破损性致军控规模模式田地好转
- 统计局:6月下旬齐国煤冰价钱以跌为主
- 秋节何以获列散漫国沐日?那些知识要知讲
- 事实下场找到 琼崖麻将若何开挂,教您开挂
- 下通Snapdragon855+经由劣化可提供事实下场游戏体验
- 欧洲新删需供反对于澳煤价钱反弹
- 雀神广东麻将输赢机制—太坑了 教您用挂
- 新规宽控老本偏激涌进 或者致校中教育机构小大洗牌
- 散漫国正在临时停水后减小大对于减沙天带兽性救济
- 拆仄台 建舞台 争一流 煤冰止业构建对于标操持仄台
- 减进水尊的10位名人中,有出有辜的,也有堕进顺境的
- 微疑群里炸金花有出有纪律—本去真的有挂
- 新华网快讯:巴布亚新多少内亚恩节减部族矛盾导致至少53人丧去世 ...
- 节后国内炼焦煤市场持稳,短时候或者偏偏强运行
- 道路卡带"*"了若何办?要被阻止14天吗?
- 泰国前总理他疑获假释
- 涉案资金2700余万元的特小大跨境电疑汇散坑骗案一审公然宣判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超过10个千万级人口大城市已实现核酸检测常态化 卫健委:不会对所有城市“一刀切”
- 国资委发布16户央企32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涉及中国航油、中国铁路、中国保利等
- 菜价上涨推涨3月CPI,剪刀差连续5个月缩窄
- 北京“五一”期间全市暂停堂食,提倡市民到店自取、回家做饭|快讯
- 发改委重拳整治煤炭价格指数市场乱象,责令严重违规企业限期整改
- 机器人行业融资热情不减,前两月融资总额已超百亿
- 超九成环保个股上行,*ST美尚涨超50%,行业春天要来了?「环保周评榜」
- 黄益平:建议加大稳增长政策力度|快讯
- 疫情下4月经济数据出现回落,统计局:影响是短期的!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5月降幅收窄,多项分行业指数回升|快讯
- 制造业回暖“鸭”先知:可达鸭火爆全网,代工工厂连夜赶工
- 叫停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网信办“清朗”行动剑指网络黑产
- 两个钱包”动起来!天津出台新规允许父母提取公积金支持子女购房|快讯
- 博鳌报告:今年亚洲经济增速或为4.8%|快讯
- 繁忙港口再现:5月重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4.2%,宁波港创历史新高
- 货运商务平台升级半年考:累计办理1790万单,国铁数字化转型再下一城
- 超八成环保个股上涨,中国天楹周内涨幅近23%,政策暖风下环保企业加紧布局新能源「环保周评榜」
- 新旧能源转型任重道远,氢能万亿市场迎来机遇「博鳌时间」
- 交通运输部:长三角车流量下降近65%,目前全国干线公路大动脉基本畅通|快讯
- 调整核心业务,布局垃圾焚烧发电,连亏三年的中环装备能否扭转颓势?
- 一季度进出口增长超10%,疫情阴影下中国外贸为何迎来“开门红”?
- 一季度3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18万亿元,阶段性优惠政策再延续实施一年|快讯
- 疫情下的“五一”消费成绩单:六省销售总额下降,多地外卖订单火爆
- GDP同比增长4.8%背后:当前“经济底”已现,更多政策行至路上
- 贷款额度又增1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金融支持再加码
- 乡村产业迎来利好!大豆油料将获金融支持,央行出台23条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 超预期反弹!5月进出口增速回升至9.6%,外贸回暖“拐点”已至?
- 环保龙头整体下行,凯美特气得益氖气价格上涨受追捧,中材节能受利好政策涨停「环保周评榜」
- RCEP推动全球数字贸易发展,亟待建立全球统一的贸易规则|快讯
- 央企重组再添新案例!两大军工企业强强联合,机载系统龙头呼之欲出
- 全球通胀已至,中国能不能独善其身?博鳌声音:中国经济仍充满韧性「博鳌时间」
- 机器又转起来了!5月经济触底反弹,工业生产率先修复
- 中原环保营收同比增长185.6%,增幅创14年新高,PPP项目成为营收主要支撑
- 商场人流稀少、饭店生意不佳!各地促消费措施排队来了
- 人民币迈入6.8时代,外贸企业“躺赢”背后,更希望汇率稳定
- 超预期!5月工业数据由负转正|快讯
- 多批蔬菜大米支援上海!国家发改委强调畅通好“最后一百米”物资配送|快讯
- 朱民:中美利差倒挂无需担忧,我国货币政策仍然充足|快讯
- 环保企业看好新能源?先河环保让渡控制权,福鞍股份筹划重大重组「环保周评榜」
- 超预期!3月PPI同比上涨8.3%
- 3月CPI同比上涨1.5%,鲜菜价格上涨17.2%
- 又一个万亿级赛道!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出台,利好哪些企业?
- 养猪企业终于要挣钱了!猪肉价格连续10周回升,下一步或现震荡上涨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消毒规范:避免盲目、过度消毒,入户消毒应尽量减少损害|快讯
- 又一个万亿市场!新型储能迎来顶层设计,2030年将全面市场化
- 外贸开局稳!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长10.7%,连续7个季度正增长|快讯
- 煤炭进口零关税!五一开始至明年3月底|快讯
- 吴晓求:外部环境变化剧烈,人民币国际化需认准目标|快讯
- 时隔10年中信重工营收重回70亿,新能源装备营收增长138%
- 水利板块迎来利好,全年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国统股份连续两天涨停「环保周评榜」
- 定了!2022年养老金上调4%|快讯
- 农资紧俏,中央财政下达200亿元资金补贴农民,相关上市公司利润暴涨
-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煤炭和电力企业,研究加强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快讯
- 鲜菜价格降了!5月CPI同比上涨2.1%,环比由升转降|快讯
- 铁路建设提速!一季度超额完成投资任务
- 贵广线列车D2809撞上泥石流脱线!目前1死8伤,救援已经开展|快讯
- 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这些行业充当其中!|快讯
- 铁路货运快速回暖!5月发送货物3.4亿吨,创历史新高
- 五大猪企一季度亏损近150亿,养殖户“一头赔两三百”,生猪养殖何时触底反弹?
- 东江环保增收不增利背后:“价格战”下成本持续提高,主营无害化处置业务盈利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