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健身与运动 > “三孩”可领18000元!沈阳开始发放育儿津贴,除了“发钱”还能如何鼓励生育? 正文
时间:2025-04-03 07:23:1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健身与运动
摘要:“育儿津贴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生育、减轻育儿经济压力的作用。并且发放育儿津贴相较于其他鼓励生育的措施而言,实施起来更加便捷,许多城市都将育儿津贴作为鼓励生育的手段。”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又有一地“真金白银”补贴生育!
据沈阳市卫健委网站4月11日消息,放育发钱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儿津沈阳市财政局日前印发《沈阳市发放三孩育儿补贴实施方案(试行)》(下称《方案》)提出,贴除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还能何鼓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
对此,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沈阳出台发放育儿补贴作为提振生育的一项措施能阶段性影响一部分人群的生育意愿。但要在本质上解决生育难题,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研究和探索。系统解决养、育、托、培等综合性难题,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切实有效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育龄人口想生、敢生、愿意生的氛围。
事实上,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广东、浙江、北京、深圳、四川、湖南、吉林、黑龙江、云南、福建、陕西在内的地区均在积极探索生育支持措施,不仅涉及发放产假、住房保障等多方面举措,更有多地直接发放育儿津贴的,有效降低育儿成本。
“育儿津贴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生育、减轻育儿经济压力的作用。并且发放育儿津贴相较于其他鼓励生育的措施而言,实施起来更加便捷,许多城市都将育儿津贴作为鼓励生育的手段。”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三孩每月发放500元到3岁为止
据《沈阳市人口性别、年龄构成变化情况》显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3.4万人,占总人口的11.40%;同2010年六普相比,比重上升1.63个百分点。但全市对比国家平均水平(17.95%)仍低6.55个百分点,沈阳市少儿人口比重仍旧偏低。
如今,《方案》提出,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有望提高育龄夫妇生育的积极性,降低育儿家庭的育儿成本,改善沈阳市人口结构。
此次沈阳市的育儿补贴自2023年1月20日文件印发之日起正式实施。实施之日出生且在沈阳市公安部门办理出生落户的,自该子女出生当日起计发育儿补贴,截至该子女满3周岁之日止发;正式实施之日未满3周岁的,从正式实施之日起计发,截至该子女满3周岁之日(未满3周岁不足1个月的按照1个月计算)止发;户籍从市外迁入沈阳市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育儿补贴,自第三个子女户籍迁入沈阳市当日起计发,截至该子女满3周岁之日(未满3周岁不足1个月的按照1个月计算)止发。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明确,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的子女、夫妻收养的子女、已死亡的子女或失踪且经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子女、婚姻存续期间与配偶之外的人生育的子女,这四种情形均不计入子女数。
“如今,育儿成本的上升制约了很多年轻人生娃的意愿,要减轻年轻人的生育负担,‘真金白银’尤为有效。因此,发放育儿补贴是建立生育支持体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人口学者何亚福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目前多地的育儿补贴只发放到孩子3周岁止。在他看来,育儿补贴应发放到6周岁,即孩子开始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前。
如何释放生育潜能
拿出“真金白银”补贴育儿家庭这一举措已经成为了多地的统一动作,且在近期出台的激励生育政策中,补贴力度正在加大,不同城市符合条件的家庭可累计领取数千元至数万元等不同额度的育儿补贴。
在补贴对象方面,包括哈尔滨、济南、丽水等多数城市将补贴范围限定在了二孩、三孩家庭中,目前有部分城市将补贴对象拓展到一孩家庭,如深圳、温州在征求意见中将一孩家庭纳入了补贴范围。
而从补贴额度来看,多地补贴呈现出递进式增加的特点。以哈尔滨为例,针对二孩家庭,每孩每月将发放500元育儿补贴,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将发放标准为1000元。而杭州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向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0000元。
“直接发放育儿补贴的举措,简洁易行且行之有效,能够快速对适龄的育儿家庭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减少生活压力,降低养育成本。”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解决生育问题一个系统性工程,并不能仅靠育儿津贴,简单地发钱了之。
那么,除了直接发放育儿津贴,各地还应从何处发力释放生育潜能?
付建指出,除了育儿津贴之外,可以着手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为适龄人口提供更好的保障,降低个人的育儿成本。并且,需要加强社会托育服务建设,减轻双职工家庭看护孩子的负担。与此同时,随着女性在职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女性生育意愿低的原因还包括因生育带来的职场歧视和玻璃天花板,因此释放生育潜能还需要关注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的保障,制定男女同休产假、禁止就业歧视等对女性生育友好的政策。
“要在本质上解决生育难题,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研究和探索。系统解决养、育、托、培等综合性难题,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切实有效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营造育龄人口想生、敢生、愿意生的氛围。”汪张明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张宏带队赴内受古自治区调研煤冰保供稳价工做2025-04-03 07:08
出行请注意!21日起至31日厦门多趟列车停运2025-04-03 06:21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 将全面提高2025-04-03 06:13
市医保局积极探索DRG支付方式改革2025-04-03 06:01
国内能源署估量往年煤冰需供将重回历史下位2025-04-03 05:36
我市开展春节前“扫黄打非”联合检查行动2025-04-03 05:31
800余副春联、500余张剪纸……送给定州市民!2025-04-03 04:58
疫情防控期间 厦门市民复诊可选“云”问医2025-04-03 04:49
山西焦煤:闭于救命煤冰斲丧牢靠用度提与尺度的报告布告2025-04-03 04:43
厦门今年预计新增学位4.3万个 全市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2025-04-03 04:41
8月中旬煤冰价钱普涨,焦冰小大涨11.6%2025-04-03 07:15
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工作 厦门获全省第一2025-04-03 07:10
最高法工作报告“案说”保护未成年人2025-04-03 06:30
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2025-04-03 06:25
该减的减,该降的降,边掉踪降边购吧!2025-04-03 06:14
厦门工业企业增产增效 最高可获50万元补助2025-04-03 06:09
最高法:坚决打破腐败分子“一人逃亡、全家得利”迷梦2025-04-03 06:07
复工复产以来 厦门单车用户的骑行量如何2025-04-03 06:05
短时候煤市回热,延绝性若何?2025-04-03 05:53
厦门2019年度工业企业融资贴息项目开始申报2025-04-03 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