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电视综艺 >>正文
2021城市竞争力榜单来了:“东降中升”,合肥、南昌领跑中部城市群
电视综艺2952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总体来看,“南高北低、南升北降”趋势持续,但“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从层级来看,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少,竞争激烈;从城市群看,中部的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上升幅度最大。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张琪 北京报道
城市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力榜城市经济同样也是单合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肥南变化?
11月2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准与理想标杆》(下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对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
报告显示,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十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香港、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2021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上海超越了香港、深圳,居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
从报告中可见,2021年,头部城市排名基本稳定,区域中心城市仍引领全国;总体来看,“南高北低、南升北降”趋势持续,但“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从层级来看,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少,竞争激烈;从城市群看,中部的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上升幅度最大。
眼下,新的城市发展格局已经展开,新的城市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角度成为了关注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博士徐海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东降中升’开始出现,特别是中部城市群上升的幅度较大,中部城市正在崛起。”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并不是光有人口就有竞争力,而是需要更多分项指标和维度。”
上海居榜首,中部城市群上升幅度大
在此次发布的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上海上升2名,超越了香港、深圳,居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一。
报告指出,2021年,上海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和经济增量竞争力指数均为1.000,排名全国第一,但经济密度竞争力指数为0.756,较北京、深圳、香港、台北略有逊色。其中,从经济竞争力的5个解释性指标来看,营商硬环境和全球联系指标是上海经济竞争力的绝对优势,均居第一;其次是生活环境、营商软环境,分别居第二和第三;当地要素排名第二,仍有进一步提高空间。
综上,可明显看出上海城市的短板。深圳、上海、香港、北京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在具体分项指标上,上海、深圳、北京和香港的间接融资便利度和专利申请数指标位居前四位。而青年人才比例相对较低是上海当地要素竞争力的唯一短板。
除了上海位居榜首这一亮点引人注意,众多城市群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报告中指出,从城市群指数角度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城市群。与此同时,出现成熟城市群开始扩散、成长城市群稳步提升的现象,成熟城市群已经由聚集开始转向扩散。
具体转向扩散的表现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已经逐步引导周边城市提升,珠三角城市群的深圳、广州和东莞也是如此,这些中心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基本维持不变,而周边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大部分处于上升状态。
成长的城市群在稳步提升。报告中指出,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均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合肥、南昌城市群总体排名上升了6.75名和6名,远超其他成长城市群。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南昌这类正处于上升状态的成长城市群均位于中部地区,这并非偶然。
徐海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东降中升’开始出现,特别是中部城市群上升的幅度较大。中部城市正在崛起。”在今年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中部城市平均上升了2.25名,其中,有46个中部城市的排名处于上升状态,占所统计中部城市数中6成以上;而东部城市排名平均下降1.42名,有近半数东部城市出现排名下降。从城市群来看,中部成长的城市群,如合肥城市群、南昌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均处于上升状态,上升幅度较大,这些城市群排名分别上升6.75名、6名、4.07名、2.36名,特别是城市群的非中心城市的排名处于总体的上升状态。
“总体来看,‘南高北低、南升北降’趋势持续,但‘东降中升’的趋势开始出现。”徐海东表示。
城市发展需更多分项指标和维度
在大多数的认知中,人口或者人才多往往意味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较强,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并不这么认为。
姚景源在报告会上提到:“并不是光有人口就有竞争力,而是需要更多分项指标和维度。”在他看来,过去一些城市搞行政区划,做大城市就把一些市撤了,撤并后人口就上去了,经济总量也上去了,但从报告来看,报告分解为多项指标,比如可持续竞争力、经济活力、科技创新等,这些分项指标还是与新发展理念紧紧吻合在一起的,比如科技创新要成为第一动力,人才创新成为第一资源,绿色发展、协调共享等等。因此,对城市要形成一个概念,过去特大城市划分用人口规模,顶多再加一点经济总量,当下,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就要实现更新发展内核。
而对于城市化的理解也应该与时俱进。姚景源表示,原来很多人对农民进城、城市化是有误解的,过去是计划思维,比如农民离乡进城,要先到四线城市再到三线城市,再到二线城市。然而现在,农民一脚就可以迈到超大、特大城市,因此导致三四线城市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房价等,这些都是有关联的。
所以,在姚景源看来,超大、特大城市能有一个健康的标准非常重要。“经济学+社会学+人的心理学,就是一个综合学科了。”姚景源指出,城市发展现在应当讲综合学科,用新的学科和理念来讲城市、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健康基准。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上一篇:2022年8月煤市动态综述
相关文章
陕煤黑柳林矿业公司:细益操持“效”与“能”
电视综艺综开单进水牢靠步提降至863米/个/月,小大断里单月挖进刷新1700米记实,尾个6800米超少智能快挖系统巷讲顺遂降成,多项斲丧目的真现陕西煤业股份公司创水仄目的……妨碍9 ...
【电视综艺】
阅读更多国际原油油价暴降30% 或将利好中国经济回暖
电视综艺摘要:依照猜测,疫情导致部分必需品价格上涨,但对需求削弱的影响更大,组织猜测2月CPI仍保持在5%左右的高位。不过,原油价格跌落,估量对3月CPI将发生抑制作用。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 ...
【电视综艺】
阅读更多从赚2000到赚2000 好伊对立“乌天鹅”让黄金投资者喜忧参半
电视综艺戴要:48个小时之间,突然收做又突然熄水的中东形式地步,不论是看空的借是看多的黄金出资者们,皆真正在玩了一把“心跳”。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导。 ...
【电视综艺】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制度,这些行业充当其中!|快讯
- 煤炭市场新规来了!发改委要求“中长协”需明确价格水平,防止煤价暴涨暴跌
- 疫情下的“五一”消费成绩单:六省销售总额下降,多地外卖订单火爆
- 北京单日新增病例重回60+,90%以上曾到访天堂超市酒吧,环球度假区3名员工感染|快讯
- 国务院常务会再提稳物价!记者实探北京菜市场:CPI为何4月重回“2时代”?
- 交通运输部:长三角车流量下降近65%,目前全国干线公路大动脉基本畅通|快讯
- 人民币迈入6.8时代,外贸企业“躺赢”背后,更希望汇率稳定
- 新旧能源转型任重道远,氢能万亿市场迎来机遇「博鳌时间」
- 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外贸订单旺季不旺,专家预测5月经济将有所回暖
- 超预期!5月工业数据由负转正|快讯
- 超九成环保个股上行,*ST美尚涨超50%,行业春天要来了?「环保周评榜」
- 国资委发布16户央企32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涉及中国航油、中国铁路、中国保利等
- 吴晓求:外部环境变化剧烈,人民币国际化需认准目标|快讯
- 超八成环保个股上涨,中国天楹周内涨幅近23%,政策暖风下环保企业加紧布局新能源「环保周评榜」
- 黄益平:建议加大稳增长政策力度|快讯
- 超预期!3月PPI同比上涨8.3%
- 调整核心业务,布局垃圾焚烧发电,连亏三年的中环装备能否扭转颓势?
- 成品油价格上调!4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快讯
- 疫情下内需回落,4月PMI降至低点,企业预期有望逐步改善
- 央企军工重组再添一例!中航电子489亿元吸收合并中航机电
- 3月CPI同比上涨1.5%,鲜菜价格上涨17.2%
- 打破央企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国资委科改在行动,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年底平均达到5%以上
- 博鳌报告:今年亚洲经济增速或为4.8%|快讯
- 从“拉不满”到“货等船”!上海港出口报关量日均增长超50%
- 同比增长37.7%!前5月西部陆海新通道发送货物31万标准箱|快讯
- 叫停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网信办“清朗”行动剑指网络黑产
- 全球通胀已至,中国能不能独善其身?博鳌声音:中国经济仍充满韧性「博鳌时间」
- 超预期反弹!5月进出口增速回升至9.6%,外贸回暖“拐点”已至?
- 繁忙港口再现:5月重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4.2%,宁波港创历史新高
- 环保板块近九成个股下行,多只新股走势疲软,恒誉环保成科创板首家*ST公司「环保周评榜」
-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煤炭和电力企业,研究加强煤炭价格调控监管|快讯
- 30省市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新疆领跑全国,疫情影响下吉林垫底
- 贵广线列车D2809撞上泥石流脱线!目前1死8伤,救援已经开展|快讯
- 环保企业看好新能源?先河环保让渡控制权,福鞍股份筹划重大重组「环保周评榜」
- 东江环保增收不增利背后:“价格战”下成本持续提高,主营无害化处置业务盈利受损
- 大项目密集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前4月同比增长6.8%|快讯
- 一季度进出口增长超10%,疫情阴影下中国外贸为何迎来“开门红”?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5月降幅收窄,多项分行业指数回升|快讯
- 外贸开局稳!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增长10.7%,连续7个季度正增长|快讯
- 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大央企合规管理推进力度
- 俄乌冲突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专家建议我国粮食应保证总量安全
- 最多可减6个月!央企带头减免房租,这些企业可率先受益
- 乡村产业迎来利好!大豆油料将获金融支持,央行出台23条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 拒绝“天价”月饼!发改委将重点监管单价500元以上的盒装月饼|快讯
- 一季度GDP或增长5%以上,稳投资、扶企纾困仍是重点
- 时隔10年中信重工营收重回70亿,新能源装备营收增长138%
- 不到24小时!经救援抢修大秦铁路已恢复通车|快讯
- 超过10个千万级人口大城市已实现核酸检测常态化 卫健委:不会对所有城市“一刀切”
- 朱民:中美利差倒挂无需担忧,我国货币政策仍然充足|快讯
- 鲜菜价格降了!5月CPI同比上涨2.1%,环比由升转降|快讯
- 两个钱包”动起来!天津出台新规允许父母提取公积金支持子女购房|快讯
- 煤炭进口零关税!五一开始至明年3月底|快讯
- 农资紧俏,中央财政下达200亿元资金补贴农民,相关上市公司利润暴涨
- 刚刚!一季度“成绩单”出来了:GDP同比增长4.8%|快讯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消毒规范:避免盲目、过度消毒,入户消毒应尽量减少损害|快讯
- 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的双碳机遇:建立统一规则,融合是必然路径「博鳌时间」
- 铁路货运快速回暖!5月发送货物3.4亿吨,创历史新高
- “二师兄”发威,4月CPI重回2时代|快讯
- 央企重组再添新案例!两大军工企业强强联合,机载系统龙头呼之欲出
- 环保板块再迎政策暖风!钱江水利获四连板,北清环能大举并购山东方福「环保周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