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齐发力,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从出口、半年投资、经济消费“三驾马车”来看,有望当前,持续中国经济正在波折中继续前行。恢复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7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其中,国内需求继续扩大,特别是暑假旅游等服务消费明显回暖,对消费扩大支撑作用明显;重点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7月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8%和5.7%,均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速。
同时,产业升级态势持续,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明显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速。特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叠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创新和绿色发展势头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等特点,总的来看,7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仍待加固。”付凌晖表示。
在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当前外需放缓、居民消费较为温和,虽然近期监管层连续发布了一批稳增长政策,但政策从发力到效果充分显现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基建投资将成为推动三季度经济复苏的有效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发布前,央行宣布了年内第二次降息,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8%。这为接下来的企业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
内需仍有潜力
从内需来看,消费整体情况疲弱,但消费市场恢复态势仍在持续。
7月份,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0%,涨幅比6月回落0.7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5.8%,涨幅比6月回落0.3个百分点。
“7月消费增速仍然偏低,说明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都有待进一步改善。”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不过,从前7月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348亿元,同比增长7.3%;全国网上零售额83097亿元,同比增长12.5%。消费仍是我国经济复苏的主要支撑。
其中,网上零售继续保持活跃。1—7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6.4%,对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到35%,连续4个月提升。线下消费活动也有所增多,实体店铺零售平稳增长。1—7月份,限上实体店零售额同比增长4.2%。特别是百货店、便利店分别增长8.2%和7.5%。
前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在暑期旅游出行带动下,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零售额增长较快。7月份,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47%,餐饮收入增长15.8%。同时,文化娱乐消费持续扩大。线下消费场景恢复拓展,文体演出等娱乐活动增加明显,带动消费增长。
总体看,今年以来服务消费加快恢复,为消费扩大提供了有力支撑。部分商品消费受到消费预期等影响有所回落,但随着经济的恢复、就业形势的改善、居民收入的增加,将有利于提升消费的意愿。同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促消费的政策也会逐步显效。
“尽管还存在制约消费的一些不利因素,但是随着经济恢复、居民就业改善、收入增加以及促消费政策显效,消费有望持续扩大。从近期情况来看,暑期旅游出行、文体娱乐火热情况仍有望保持。从大数据观测情况看,旅游消费有望持续回暖,随着促进电子产品、家居消费等政策措施显效,相关消费有望逐步改善。同时市场供给逐步优化,为消费扩大创造有利条件。”付凌晖表示。
从投资来看,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房地产投资仍在下降,但是随着产业升级发展、创新驱动增强,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有望持续增长,助力经济稳定发展。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5898亿元,同比增长3.4%。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8%,制造业投资增长5.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65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商品房销售额70450亿元,下降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民间投资下降0.5%。
不过,随着我国进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阶段,新动能对经济带动持续增强。当前,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5%、11.6%。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下半年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外需上,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外需收缩对我国的外贸增长制约加大。面对困难的局面,我国加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外贸韧性持续显现。货物进出口规模总体平稳,贸易顺差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同比扩大了10.3%。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基本稳定,而国内市场需求尚在恢复当中,对进口的带动有限,出口总体好于进口。前7个月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长1.5%,进口额下降1.1%,对贸易顺差形成了一定的支撑。预计下半年,随着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我国出口有望保持基本稳定,货物贸易继续保持顺差。”付凌晖表示。
从下半年情况看,全球经济可能好于预期。7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预测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上调了0.2个百分点,至3%。全球经济有所改善,为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经济运行整体上在恢复,从货币条件看,广义货币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空间广等优势明显,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随着经济内生动力的增强,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经济有望持续恢复向好。
此外,宏观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今年以来聚焦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问题,各部门陆续推出促进家居、电子产品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等促消费政策,出台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间投资等扩大投资的政策。
据了解,近期,相关部门正积极谋划实施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如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也在陆续出台。随着这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有助于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游戏世界)
-
古晨,电力需供较好,当地日耗水仄强于客岁同期。小大秦、朔黄、唐吸线运量贯勾通接下位,但收运以少协为主,市场煤请车数目较少。而水电着力偏偏强,少协煤保供短缺,最后库存贯勾通接下位。中旬,下温天气延绝,电 ...[详细]
-
这4天 厦门第一码头航班调整东南网5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受潮汐影响,5月21日至5月24日共计4天),第一码头往返内厝澳码头航线和第一码头往返嵩鼓码头航线的部分航班将取消或改靠至厦门轮渡码 ...[详细]
-
东南网5月20日讯本网记者 邹玒)20日,记者从厦门市医保局获悉,为进一步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厦门将延长生育津贴发放天数,增加30天。2020年5月1日零时之后分娩、妊娠终止、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生育保 ...[详细]
-
近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在宝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带状疱疹疫苗免费接种活动,共为30名中老年人进行了免费接种。据了解,本次活动接种的带状疱疹疫苗均由爱心企业捐赠,总价值4万余元。 ...[详细]
-
据中国煤冰运销协会新闻,9月2日,中国煤冰财富协会、中国煤冰运销协会正在内受古自治区通辽市妄想召开西南及受东天域煤冰市场模式阐收座讲会。中国煤冰财富协会纪委布告张宏夸大,煤冰企业要继绝深挖煤矿产能后劲 ...[详细]
-
候车亭换“新装” 更有“闽南味”翔安20个公交站点的38座闽南古厝风情候车亭正式投用位于翔安南部新城的公交候车亭换新装。陈秋美 供图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晓 ...[详细]
-
本报讯记者宁凯)今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举措,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1至9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043人。完善制度机制。制定《定州市 ...[详细]
-
起分批错峰返校。具体返校时间和要求由各学院研究院、教学部)通知学生。未接到返校通知的学生不返校。目前尚在国境)外的各类学生一律不返校。根据早前公布,厦大非毕业年级约有3.6万名学生。厦大要求,返校前, ...[详细]
-
戴要远多少个月,印僧煤价钱下位小幅仄稳。妨碍6月20日,印僧卡里曼丹港3800小大卡FOB价钱70.5好圆/吨,4200小大卡88.4好圆/吨,周环比均上涨1.45好圆/吨;5000小大卡价钱135. ...[详细]
-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题:西方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用心何在新华社记者高文成近日,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又联手炒作所谓“中国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市场”的论调。当国内需求被满足后,剩余产品会转向出口市场,这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