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瞭望网 > 电影点评
直击疫情后首个常态化春运首日:候车大厅乘客爆满,预计人流创历史新高
新闻瞭望网2025-04-03 15:11:59【电影点评】7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常态化春运,预计铁路客流将出现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叠加,呈现总体高位运行和节前相对平稳、节后相对集中的特点。”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摄影报道
1月26日清晨5点34分,直击随着北京西至邯郸东的疫情预计G6701次列车缓缓驶离北京西站,2024年北京地区春运正式拉开大幕。后首候车
《华夏时报》记者在北京站、个常高北京南站看到,态化候车大厅坐满了拖着箱子回家的乘客,人流量和往常相比明显增加。穿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遍布安检口、进站口、检票口,问询中心也安排了值班人员随时为乘客答疑解惑。
“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常态化春运,预计铁路客流将出现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叠加,呈现总体高位运行和节前相对平稳、节后相对集中的特点。”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
今年春运,旅客出行需求旺盛,自1月12日铁路春运售票启动以来,已累计发售火车票2.3亿张。
按照预测,为期40天的春运中,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4.8亿人次,日均1200万人次,同比2023年春运增长37.9%。
加强服务,这个春运更加便捷
“哪个口都能走,口罩摘一下看摄像头,那边人比较少……”下午4点,北京站进站口,穿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小李在不断维持进站秩序。
春运第一天,相比平时,人流量明显增加。
“春运车次比平时多,人肯定也明显增加,不过今天第一天,还没有出现大排长龙的情况,基本每个闸机口就几个人排队,往后直到大年初一,人会一天比一天多。”小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北京南站,工作人员也明显感受到了客流增加的压力。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仅是1月26日上午,咨询“检票口在哪”的乘客就比平时增加了两三倍。
不过,对乘客来说,志愿者、工作人员增加,带来的是快捷和便利的出行体验。
2点半,北京南站,乘坐G2577的去泰州的乘客小李取完票,拖着行李站到了候车黄线外。
“春运第一天的票比较好抢,还有折扣,车站里人没有那么多,进站和安检速度都很快,我怕安检排队,还专门提前出门,但非常快就进站了。”小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上述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了铁路站车服务,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动态增加安检、验证通道,让旅客进站、候车、乘降、出站更加顺畅便捷;提前优化车站商业设施布局,为旅客释放更多候车空间,增加站车充电设施,做好卫生保洁、通风消毒工作,部分有条件车站实行“暖手工程”,为旅客提供温热水洗漱。全国提供便捷换乘服务的车站达120个,旅客中转换乘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进一步加强了出行信息服务。加强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旅客可通过车站服务台、12306客户端和热线电话、“铁路畅行码”等多种方式预约,铁路工作人员将提供进出站服务。动车组列车实现“铁路畅行码”全覆盖,旅客扫码即可获取客运服务、旅行资讯、交通接驳、酒店预订等信息,办理列车餐饮选购、补票升席、查找遗失品等业务。互联网订餐功能进一步扩大,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拓展至80个,覆盖全国铁路枢纽和客流较大的车站,旅客在列车上能够品尝到各地美食。铁路12306消息通知机制也更加丰富,及时向已购票旅客精准推送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以便旅客合理安排行程。
不仅如此,各地铁路部门与市政交通部门加强沟通,科学调度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资源,打通旅客出行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折车票,铁路部门引导错峰出行
而在最受关注的购票方面,铁路部门根据客流趋势,每日动态调整票额分配策略,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同时,铁路12306候补购票、在线选铺、购票信息预填、起售订阅通知等功能,加上车票改签新规,进一步改善旅客购票体验。
从目前预售情况看,2月3日至6日,深圳至贵阳、深圳至南宁、深圳至武汉、深圳至重庆、广州至重庆、广州至贵阳、广州至武汉、北京至哈尔滨等方向的车票较为紧张。
一个亮点是,今年铁路部门实施了票价优惠政策,在充分利用运力资源的基础上,引导旅客错峰出行,春运期间对部分非紧张时段、方向列车加大了打折优惠力度,普速列车最低折扣为2折,动车组列车最低折扣为3折,既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又让人民群众得到一定实惠。
“为满足春运期间旅客运输需要,铁路部门积极增加列车开行对数,春运期间共增开列车231对。预计节前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2700列左右,节后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2800列左右,客座能力较2019年春运分别增长14.4%、12.6%。”上述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
按照安排,今年春运,新开通的杭昌高铁、济郑高铁、津兴城际铁路、广州白云站等新线、新站运输资源将全面启用,进一步加大客运能力投放。
货运方面,铁路发挥集中统一调度指挥优势,提升货运保通保畅能力,全力保障粮食、春耕、节日用品等国计民生重点物资运输。据了解,一方面,加大发电、供暖用煤保供运输力度,确保铁路直供电厂存煤稳定在20天以上,为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开好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99)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6%,贸易顺差扩大42.8%|快讯
- 49.2!10月PMI连续两个月回升后再次下降|快讯
- 申报债权约79.78亿元,博天环境重整计划草案来了!或将100%清偿
- 工业、消费等指数均超市场预期!8月经济回升态势明显
- 体验个人养老金业务上线首日:开户不足一分钟,多家银行争送“红包”
- 前11月用电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持续恢复中|快讯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略有下降,餐饮、乘用车收入成拖累项|快讯
- 结束12周连涨,小麦价格冲高回落!消费旺季来临能否提振后市价格?
- A股463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6万亿元,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 新发地风向标:肉蛋价格推涨9月CPI,生活成本四季度能不能回落?
- 2022年全国百强主城区、新城区榜单发布:苏粤优势明显|快讯
- 央企前三季度总利润破2万亿!彰显央企担当,累计为中小微减租150亿元
- 10月CPI增长2.1%,猪肉仍是拉涨主因|快讯
- 10月1日起央企将设首席合规官!全面参与重大决策,加强央企合规管理
- 百亿订单频现,央企“购物车”装满全球货,看看都买了啥?|聚焦进博会
- 10月PPI由正转负,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下跌|快讯
- 如何确保“手中有煤”?冬季能源保供攻坚战打响: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在行动
- 重回“1时代”!11月CPI环比增长
- 玉米价格“节节高”背后:东北主产区产量下滑,下游企业库存降至低点
- 国企改革决胜收官之年,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2022中国经济年报
- 发改委发文鼓励资本参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两大难题待解
- 铁路新图今起运行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快讯
- 确保年底实现全面高质量收官,国企改革“北京样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 11组央企专业化项目集中签约,国资委透露下一步国企改革新方向
- 规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8.2%,装备制造业利润今年以来首次由降转增
- 2022年县域经济竞争力400强完整榜单发布,湖北领衔中部县(市)恢复性增长|快讯
- 企业订单排到2027年!欧洲缺“气”推涨天然气运输船订单飙升
- 每天赚9000万是什么生意?牧原股份第三季度成绩单跑出十倍增速,屠宰板块为何仍亏损
- 不得观望不作为!国资委要求央企11月底前完成减租工作,普遍减免3个月
- 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青年失业率连续两月下降
- 外交部:中朝通过友好协商决定重启丹东
- 暂停5年,CCER市场今年能恢复吗?生态环境部回应:力争早日启动|快讯
- 已完成4750亿元!铁路投资四季度再加速,超30条铁路项目开工
- 48%!PMI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但建筑业向好趋势明显|快讯
- 47家央企重组收官,“瘦身”到不足百家!国企改革十年答卷:资产增长2.6倍
- 个人养老金元年: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跑出加速度|2022中国经济年报
- 解码央企大数据:A股公司五年分红1.5万亿缴税6.9万亿,央企资产十年大翻番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何时应查验核酸证明:乘坐跨省交通工具、进入酒店和景区均需查验|快讯
- 汽车购置税领跌,前11月财政收入下降3%|快讯
- 体育产业碳中和“竞赛”:北京冬奥会100%采用“绿电”,卡塔尔世界杯购买180万碳配额
- 生态环境部: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数据造假情节严重将被禁止从业|快讯
- 8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稳,住宿餐饮业大幅回升|快讯
- 雄安这五年:4000亿元投资、45万亩秀林、6万人喜迁新居,“千年大计”徐徐展开
- 需求未及预期,生猪价格旺季不旺!上市猪企提速出栏能否带动全年盈利?
- 小葡萄有大发展!宁夏打造多业态融合葡萄酒产业,擦亮“紫色名片”|走基层
- 养鸡企业也大赚了!10月销售猛增,行业景气度能持续多久?
- “布洛芬分给你一板”“阳康后我注册了骑手”……疫情下北京自救互助者的温情故事
- 稀土资源整合再下一城!“新老”央企融合,五矿稀土实控人变更为中国稀土集团
- 9月全国货运保持高位运行,新疆单日装车量连续16次创新高|快讯
- 国家卫健委回应核酸检测机构造假:对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严重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快讯
- 前11月同比增长5.2%!疫情下铁路货运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快讯
- 中老铁路开通一周年:通关时间缩至5小时内,单月货运量增长3.5倍
- 猪企首份三季报出炉!天邦食品今年以来赚了10个亿,养猪的春天回来了吗?
- 挖掘机开起来!1.5万亿基建项目密集上马,四季度专项债或提前下达
- 疫情下9月中小企业服务业PMI重现收缩,全球PMI收缩趋势明确|快讯
- 2022年县域经济400强报告出炉,全国“百强县”强劲复苏,你的家乡排第几?|解码全国百强县
- 大宗商品下跌继续拖累PPI,11月PPI同比下降1.3%|快讯
- 全球PMI持续下降,外需不振或对我国出口产生冲击|快讯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种业振兴!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如何实现?
- 中国订单淘金世界杯!海外仓利好临门,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