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厦大航空人逐梦蓝天的“硬核”故事
飞上九天揽月 拥抱星辰大海 带您走近厦大航空人逐梦蓝天的硬核“硬核”故事 “嘉庚一号”研制仅历时7个月。厦门大学供图 海西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 通讯员 欧阳桂莲)今年4月24日,走近是航空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为“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人逐作为全国最早创办航空教育的梦蓝高校之一,此次厦门大学也承办了航天日的故事多场活动。 厦门大学的硬核航空航天史,得从该校1944年创设航空工程系说起。走近而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航空更在去年频频“发声”:2019年4月,人逐“嘉庚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并回收;10月,梦蓝“南强一号”超声速动力验证机实现首飞;12月,故事“翔安一号”500kg级自旋翼飞机完成技术验证……这支高水平、硬核专业化的走近科研队伍,正在为推进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航空 平均33岁 这支团队很年轻 去年4月23日7时28分,中国西北部沙漠无人区的一声巨响划破天空———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的厦门大学“嘉庚一号”火箭点火升空,总长8.7m的火箭瞬间飞至26.2km的高空,在湛蓝的天空中留下一道长长的轨迹后,优雅地滑翔到指定的落点区域。 据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朱呈祥介绍,此次研制工作历时仅七个月。这次联合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一种由厦大航空航天学院提出的先进的前体气动布局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同时验证火箭的回收重复使用技术。 “嘉庚一号”火箭发射是该学院先进空天动力研究团队的第一项创新性成果。团队在设计阶段,就史无前例地确立了“带翼回收火箭”这一设计概念,给火箭“插上翅膀”并顺利发射和滑翔飞行,“从无到有”地实现了带翼回收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 令朱呈祥骄傲的是,这个60余人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最大的也仅是“80后”。“大家彼此认可欣赏,朝着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坚信我们能做到。” 朱呈祥说。 继“嘉庚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之后,“南强一号”超声速动力验证机也于去年10月实现首飞。它将助力国家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提升民航飞机速度到现有速度的五倍以上,实现两小时内的全球直达。 “看起来是意料之外,但其实是情理之中,国家的重大需求一直指引着我们的科研方向。”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先进空天动力研究团队负责人尤延铖说,学院从立项选题开始,就将科研定位于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脚踏实地把设计概念和论文成果逐步转化为逐梦蓝天的工程实践。 群星璀璨 厦大航空人才辈出 虽然由原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和自动化系成建制合并的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成立至今仅5年时间。但是,学校对接国家战略,按照“大团队、大项目、大奉献”思路,不断加强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逐步形成了以空天飞行器及动力技术、高端装备智能设计与制造、运载器复杂环境动力学与控制、先进航空工程服务技术四个特色发展方向。目前,学院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10余项,两机专项等军工项目5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70余项。 厦门大学的航空航天史,要回溯到1944年。当时,厦大创设航空工程系,成为全国最早创办航空教育的高校之一。其间,“飞豹飞机之父”陈一坚、中国空间机构研究开拓者之一的张启先、“两弹一星”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闵桂荣、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王南寿均就读厦门大学。 不仅如此,还有几颗小行星是以“厦大人”的名字命名的,分别是编号2963的陈嘉庚星、编号3609的李陆大星、编号7681的陈景润星、编号3844的卢嘉锡星、编号3797的余青松星以及编号19282的张存浩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能源煤市场前期趋向研判
- 定州:做优环境增活力
- 2024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将于3月22日启幕
- 市文体中心即将竣工投用
- 马军辉:“焊”卫胡念
- 厦门举办多场大型招聘会 缓解“招工难”
- 定州:多彩活动庆元宵
- 受春节假期影响 厦门2月CPI同比上涨0.2%
- 多空交织,短时候煤市若何走?
- 厦门翔安洋唐居住区捧回国家级人居环境大奖
- 定州市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 1月厦门进出境维修飞机36架次 居全国首位
- 中煤能源前三季净利预删逾183.6亿,同比删逾54.9%
- 厦门马青路路桥路口下穿通道今日通车
- 2023年定州民生支出同比增长19.2%
- 今年春运 厦门铁路客流增长近六成
- 提供限度渐远序幕 闭注下旬产运复原情景
- 厦门马青路路桥路口下穿通道今日通车
- 【身边的榜样】最美公交车司机刘浩 用责任和担当书写精彩人生
- 定州市2户庭院入选河北省“十佳百优美丽庭院”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贾康:金融立异要反垄断 深化金融范畴变革势在必行|华夏组织投资者年会
- 厨余垃圾分出率增至20%,北京垃圾分类一年后从“盆景”变成“森林”了吗?
- 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出单 绿色金融保险迈出重要一步
- 又一片新蓝海来了!今年前八月旧衣物出口量增长超100%,一件纱料连衣裙出口到非洲卖7美元
- 铁路市场化改革再提速:一个月内两家企业上市,下一个是谁?
- 严控趁灾情物价大涨!多地驰援郑州,保障物价稳定
- 航运“一箱难求”,价格直逼陆运,中欧班列订单暴涨
- 环境监管“牙齿锋利”:“十三五”期间环境罚款增长3.1倍,今年将开展四项专项执法活动
- 数字经济是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动力,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 出产记载造假、未批先建等问题凸显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70家企业遭生态环境部批判
- 一日通报两起典型案例!环保部:力争“十四五”时期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 碳金融即将步入“快车道” 专家:防止碳金融衍生品出现投机因素
- 中国美妆进入万亿“新黄金时代” 谁是高端美妆零售“破局者”?
- 本土原创潮玩IP不断崛起 TOP TOY助力构建中国潮玩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 绿色金融盘活企业碳资产:多地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落地
- “双碳”目标下的青海样本:建设零碳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量达44%
- 被低估的环保板块修复行情继续:多股触及涨停,新股超越科技上市当日涨幅118.72%「环保周评榜」
- “两集中”供地火爆引发楼市异动 重庆4月房价涨幅全国居首
- 超20城市排队申请,为何多地发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 一个能够让一切企业参加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交易所,年内将在海南落地
- “双碳”下环保板块继续跑赢大盘:63只个股上涨,玉禾田等三只股上涨超10%「环保周评榜」
- 薇娅李佳琦们注意!七部门联合发文规范直播带货,头部平台面临重点监管
- 暴雨推涨大宗商品价格? 发改委再次强化价格调控,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 固定资产投资冷暖不均信号:房地产和基建向下,制造业回暖
- “史上最强版”人才新政发布 镇江真金白银揽凤入巢
- 中国经济“冷艳”开门红:专家猜测一季度GDP同比上涨或达20%
- 比去年增加一倍!黑龙江玉米补贴再次上调,每垧多了450元
- 统计局:大宗商品上涨抑制制造业投资,经济向好但风险仍需警惕
- 疫情影响减退,客流逐步恢复,京沪高铁上半年净利增长逾四倍!
- 京沪高铁这十年:带动沿线经济大幅增长,蹚出铁路改革新路径
- 猪价股价“跌跌不休”!五大猪企三季度预损200亿,机构提前布局下一个周期红利
- CPI、PPI剪刀差背后:原材料涨价未蔓延至消费端,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
- 连续增长12个月!5月进出口表现亮眼,专家提醒警惕出口逐季下滑
- 剪刀差扩大!终端价格跑不赢原材料 ,政策组合拳或在三季度起作用
- 直击郑州地铁五号线现场:进水口已被拦上,倒塌墙体正在抢修
- 大宗产品提价冲击波:多种类应战最高价,压力向中下游传导
- 暴雨袭击湖北:随州柳林镇被淹,深处水淹及牛脖子,多方赴灾区开展救援
- 各路人马和资金奔赴,还被外交部向全球推介:英豪的城市武汉潜力有多大?
- 北京 "两区"建设一周年:率先实施34项首创性政策,开展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试点
- 千亿级"巨无霸"新央企横空出世!中国西电与国家电网部分子公司重组透露了什么信号?
- 8月工业景气指数出现回落,实体企业业绩增速超过疫前水平
- 直击河南暴雨:洪灾已造成郑州市区12人死亡,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
- 四大养猪企业难过“半年关”:中报预告净利润均下滑,“猪周期”拐点何时到来?
- 没有必要惧怕金融敞开!方星海:有手法防备外资大进大出形成股市的不稳定
- 新能源发展迎来利好:两部门发文支持配套送出工程,有效缓解并网消纳压力
- 全国碳交易市场冲刺时刻!为何电力行业是突破口?
- “碳中和”题材再迎利好!全国碳市场拟于6月底前上线交易,配额预分配已基本完成
- “一箱难求”东山再起!苏伊士运河拥堵致全球交易一周丢失至少60亿美元,中欧班列获益增加
- “洛阳纸贵”再次上演!多地发布限电令,龙头纸企纷纷减产
- 三孩政策“来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拟删除不适应规定,社会抚养费将退出历史舞台
- 中国经济处于“稳增长压力较小窗口期”,专家建议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灵活调整
- 吴晓求:货币政策不能急转弯,我国没有呈现恶性通货膨胀
- 进口量逐月下降,价格开端回调,处在前史高位的铁矿石还能“张狂”多久?
- “疯狂学区房”刹车!两月内近十座热点城市严查学区房炒作,北京已开始退烧
- 鹤壁多村庄被洪水围困:停水断电,农田与养殖场被淹,邻里互助共度难关
- 4月PMI下滑“真相”:仍处于荣枯线上,小型企业持续回暖
- 工业园区的低碳“赛道”:多地争建“零碳”试点,示范园区将率先实现碳达峰
- 4月发改委审批固投项目873亿元 二季度稳投资持续发力
- “退房令”打响第三枪!再次瞄准央企国企,会影响房价吗?
- 4月CPI环比微降:猪肉价格连降15周,年内通胀压力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