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港口再现:5月重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4.2%,宁波港创历史新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疫情的宁波逐步好转,长三角的新高港口再次繁忙起来。
6月2日,繁忙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港口港创5月份全国重点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3亿吨,再现装箱日均环比增长3.2%。月重全国重点监测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08万标箱,同比增长4.2%,日均环比增长4.4%。
其中,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40.96万标箱,日均环比增长7%,并呈加快恢复性增长态势。长江三峡和西江长洲枢纽船闸共通过货物3130.8万吨,同比增长1.2%,日均环比增长8.3%。而宁波舟山港在继4月首次突破“300万箱”大关后,5月集装箱吞吐量再创历史新高,完成超3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超16%。同时,全港集装箱航线增至299条,同样刷新纪录。
“5月以来,全国港口航道保持畅通,主要生产指标稳定向好。”此前举行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说。
航运大数据供应商亿海蓝提供的数据则更加直观:5月24日,上海&洋山港塞港指数为1.95,在锚地的船只数量6艘,在锚等待时间中位数5.09小时,在泊船只数量23艘;同一天,在宁波&舟山港口最新的塞港指数为26.28,在锚地的船只数量45艘,平均塞港指数为0.58,在锚等待时间中位数24.35小时,在泊船只数量38艘,均处于轻度拥堵区间。
“一二月份的时候,大家还在观望整个疫情的影响,航运受到一定影响,但三四月份开始就逐渐恢复了,4月开始同比就增长明显。”一位港口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了解,当前,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日均量的84%,并继续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货物回升
在此之前,部分船东正处于“四处找货”的状态。
上述港口人士表示,疫情以来,航运业突破了传统的腹地概念,将腹地扩大到全中国的范围内。
“比如,原来深圳的货就在深圳出,上海的货就在上海出,但随着航运成本上升,上海的货拉到深圳,陆路成本可能只需要几千元,但节省的航运成本就能上万,陆路拖车成本远远小于航运成本。”上述港口人士表示。
此外,由于疫情影响,部分停靠在上海港的货船货物拉不满,因此,还需要停靠其他港口运货。
缺货的情况,在新疆兴鸿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占林也深切感受到。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以来,受到俄乌战争影响,加上疫情导致供应链不畅,到欧洲的货物少了30%左右,汽运运力一下闲置下来。
“汽运闲置率比较高,运价也下跌严重。像去年的时候,我们从乌鲁木齐拉的国际的集装箱,到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巴克图、土尔尕特这几个口岸,运价是3万块钱,现在跌到一万五了。”马占林表示。
货物出不去,货物少,成了疫情之下困扰企业的难题。
“现在企业也比较艰难,我们也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有一些国际线不能做了,我们就把这些车辆调配出来一部分,转用国内的线。”马占林表示。
不过,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港口吞吐量迅速回复。比如,部分公路受阻以后,水路和铁路运输有所上涨。
“疫情来了以后,运输结构明显调整。原来都是公路港口拖车集卡运输,但现在通过水路,通过铁路进来的比例开始有所提升了,特别是在在长三角,长江支线的海铁联运非常火爆,货源明显的拓宽了。”上述港口人士表示。
政策加码
事实上,5月航运快速恢复和政策息息相关。
据了解,码头是全封闭作业,国务院要求要保畅通,码头是不能停的,因此码头把所有外面的员工都全部集中到码头去干活。
上述港口人士表示,1月份遇到疫情的时候,所有员工进到港区,只进不出,在港区里面封闭作业,外来的集装箱卡车司机不能下车,无接触零接触,这样就保证港区里面没有被防污染的机会,将对港口的影响减轻到最小。
“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强化港口航道协调调度和区域联动,努力统筹好港航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刘鹏飞表示。
据了解,在重点港口生产方面,交通运输部保障重点港口全天候作业,协调班轮公司保障上海港等港口出口航线船舶运力和舱位,大力推进“公改水”“公改铁”,及时协调解决前期上海港公路集疏运不畅等问题,着力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
交通部数据显示,我国集装箱港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在泊时间分别为1.98天、1.04天,明显优于国外主要集装箱港口平均水平的3.3天、2.4天。。
同时,交通运输部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区域为重点,从五个方面高效统筹水运疫情防控、保通保畅和安全生产工作。
在上下游方面,交通部引导上港集团等港口企业采取重箱库场使用费优惠措施,中远海运集团等国际班轮公司减免滞箱费等费用。港航企业与重点生产企业和进出口企业加强供需对接,优先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需求。
此外,还要保船舶运力投放,引导国际班轮公司保障上海港等港口出口航线航班和舱位投入,增加现货市场在线订舱投放量,运价总体继续下滑。
在这一系列政策之下,6月我国航运还将进一步回暖。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电影点评)
-
综开单进水牢靠步提降至863米/个/月,小大断里单月挖进刷新1700米记实,尾个6800米超少智能快挖系统巷讲顺遂降成,多项斲丧目的真现陕西煤业股份公司创水仄目的……妨碍9
...[详细]
-
5月25日清晨6时,在台头村经营早餐店的砖路镇西潘村村民张亚会夫妇,将热乎乎的“爱心早餐”送到台头村负责核酸采集的志愿者及医务人员手中,向他们表示感谢,并表示“爱心
...[详细]
-
编者按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目前,定州大地麦浪滚滚,“三夏”生产即将全面拉开帷幕。今日起,本报开设《麦浪滚滚收获忙》专栏,记者将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报道全市夏收
...[详细]
-
厦门鸟类名录新增10种鸟类东南网1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 通讯员 陈浩)昨天上午,厦门市观鸟协会召开2019年年会,发布2020版厦门市鸟类名录。截至2019年底,厦门野生鸟类记录共计22目7
...[详细]
-
财联社新闻,印度国有企业印度煤冰有限公司(CIL)董事少Pramod Agarwal正在收受采访时展现,印度煤冰收电量是可再去世能源的五倍。(能源过渡)仍有很少的路要走,煤冰将继绝正在至少20年的时候
...[详细]
-
2019年城市天气“最”榜单出炉厦门上榜年度“清新”城去年厦门空气质量优良日数346天,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厦门的夏天持续时间很长,去年11月,不少市民衣
...[详细]
-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题:刑法修正案十二)3月1日起施行 加大行贿犯罪惩治力度 新华社记者罗沙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二)3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进一步完善惩治腐败
...[详细]
-
更多厦大硕士博士毕业后当中小学老师厦门大学发布2019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厦门日报讯 记者 佘峥)厦大毕业生都去哪里了?近日,厦门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公布了《厦门大学2019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
...[详细]
-
进进夏日,各天迎去用电用能高峰,电力保供压力减小大。之后,煤电收电量占我国总收电量比重的60.5%,煤冰依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那末,正在迎峰度夏闭头期,我国煤冰斲丧提供情景若何?去看记者从煤冰企业收回
...[详细]
-
表彰志愿服务典型主办方供图)趣味运动会项目主办方供图)东南网1月7日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夏思萱)近日,厦门市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举办以“携手共迈壮阔路 同心担当新使命”为
...[详细]

国家去世少鼎新委赴重面煤冰产销省份睁开真天调研
多部门印发新版《目录》引导产业迈向绿色发展
重塑巨匠形象 弘扬教育家精神 纪录片《百年巨匠·教育体育篇》播出
聚焦堵点痛点 多方协同发力——六部门介绍优化支付服务举措
短时候焦冰市场或者将逐渐触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