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过去5年最有影响力城市?京沪居首,香港持续衰退,昆明大连掉出前2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12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发布会:《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1)》”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国际在线主办,华夏时报社协办。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影响力报告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1):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称“报告”)
报告对2017-2021年5次城市品牌影响力的测评结果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分析,以在较长的时间框架下观察我国城市品牌的发展轨迹和演变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从城市品牌前20强城市在过去5年的城市品牌指数年均增长率来和排名来看,年均增长率大于2%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杭州、武汉;年均增长率小于0的城市是香港、厦门、昆明和大连;而城市品牌的区域分化来看,华东、华南领先,东北、西北滞后,南北城市差距持续扩大。
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主任刘彦平在会上表示:“从2017年到2021年,城市品牌结构发生变化,文化品牌持续成长,投资品牌与品牌传播还不够成熟,旅游和宜居品牌则出现下降;而城市品牌的领军阵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头部城市如北京、上海优势持续扩大,内部阵营有所调整;百强的南北城市差异继续加大,去年首次南方城市超过60个,北方40个。今年我们发现百强阵容南方达到62个,北方只剩35个。”
昆明、大连跌出前20阵营
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城市品牌影响力前20强榜单中的城市有起有伏:北京、上海继续保持领先,分列第一、第二;稳步前进的城市为杭州和沈阳,杭州从第5位前进至第3位;沈阳则从第23位前进至第20位;波动进步的城市为重庆、武汉、长沙。重庆的年均增长率为1.70%,从第6位前进至第5位;武汉的年均增长率为2.43%,从第11位前进至第8位。长沙的年均增长率为1.54%,从第16位前进至第15位;成都和宁波的排名则保持稳定,分别是第7位和第14位。
此外,波动退步的城市为广州、南京、天津、西安、苏州、青岛和郑州,其中广州和西安下降2位,南京、天津、苏州、青岛、郑州均下降1位;香港、厦门则持续衰落,香港的年均增长率为1.18%,从第3(2018年度)跌出10强至第11位;厦门的年均增长率为-0.37%,从第13位跌至第17位;此外,昆明和大理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86%和-1.47%,双双跌出中国城市品牌20强阵营。
近年来,我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这也折射出我国城市发展层级、梯度和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
尽管受疫情影响,全国288个城市品牌整体水平在过去的五年间的平均水平呈相对下降态势,但头部城市依然在保持第一梯队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突破,这种现象体现在文化、旅游、投资、宜居和传播每一个层面。可以说,中国城市品牌网络体系格局已大体趋稳。但城市如抓住机遇,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实现品牌逆袭也大有可能。
杭州和合肥就是两个成功的案例,且未来发展仍有较大潜力。杭州站在互联网时代的潮头,汇集云服务的人才和技术,影响力辐射全国甚至全球,为城市品牌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城市品牌影响力远超城市经济总量的排名,成为国内国际著名的明星城市;合肥则发力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科技探索,另一方面创新产业链和资本化招商模式,城市品牌影响力逐年稳步提升。
当然也有一些城市,城市品牌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显示出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发展的不均衡,不利于城市可持续优势的形成。其中苏州就是典型的案例,在过去5年里城市品牌指数始终未能跻入前10,品牌表现与苏州在国内的经济地位不够相称。如能重视并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相信苏州未来的发展会更加多元和稳健。
南北差异加大
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城市品牌区域分化继续加大,华东、华南领先,东北、西北滞后,南北城市差距持续扩大。
研究发现,华东、华南城市表现平稳,华东地区尤其已成为我国城市品牌的领导力量;华中、西南地区的城市平均排名上升,品牌韧性增强;华北略有下降,港澳也出现收缩,东北和西北则呈现较明显的下滑趋势。
此外,过去五年城市品牌影响力继续呈南强北弱的态势。
从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的平均值来看,2021年南方城市得分为0.297分,较北方城市的0.253分高0.044;从平均排名看,南方城市的城市品牌指数排名呈上升态势,北方城市平均排名则有所下滑。2021年南方城市平均排名为128名,较北方165名高37名;2021年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的百强城市中,南方城市占62席,北方的百强品牌城市仅为38席。从年均增长率看,南方城市2021年较2017年增长-1.24%,比北方城市的增幅-3.58%多2.34个百分点。
而之所以出现南北方城市品牌发展的差异,主要与其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系。南方城市普遍水运发达,多具有沿江大海的自然条件,对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而言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容易形成产业和就业的聚集;二是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即使在相同的经济社会制度背景下,南方城市的市场发育更为成熟,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更为发达,尤其是私营和合资经济活跃,激发了市场活力,也提升了城市吸纳就业和人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推动创新形成新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向着人民对物质文化需要的方向快速发展。
报告建议,未来北方城市应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同时在整治自然环境的同时,紧紧抓住数字化和能源转型的机遇,力争获更大的发展动能,不断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据悉,2020年的报告仅选取历年CBDI指数前100强城市作为样本对5年间的城市品牌发展进行了分析,而本年度报告则将考察样本扩大至内地286个城市样本进行分析(港澳另外单独列出),其中包括结构维度、区域差异及层级分化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我国城市品牌影响力的发展,提出展望和建议。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