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粮上市节奏放缓,饲用消费回升,四季度玉米价格走势偏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按照以往经验来看,“十一”黄金周前后,正是传统新季玉米集中上量的时候,国内玉米开始进入新陈交替供应期。
“现在陈粮基本没有了,新粮每斤的价格是0.95-0.98元,去年同期大概在0.85元/斤左右吧,最高价格才0.92元/斤。”不仅如此,在黑龙江省种植玉米的潘亮(化名)还高兴的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玉米产量也普遍相比往年多了一成,一公顷的玉米产量平均在14吨-15吨左右,最高的产量目前有18吨。
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10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下称《分析》)显示,本月,2021/22玉米市场年度结束,预计年度玉米进口量2200万吨,比上月上调200万吨。国内产区玉米批发年度均价每吨2641元,与上年度基本持平。进口玉米到岸税后年度均价每吨2876元,比上年度上涨19.6%。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洪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2022年新季玉米产量较好的情况下,新年度我国玉米供应充足。但今年我国玉米生产成本有所上升,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干旱、洪涝灾害的影响导致成本有所增加。
“目前,供需采购高峰期逐步来临,玉米已经开始大量上市,但是当下各地的成交价格较为不稳定。据了解,华东、华北、东北地区的玉米市场价格目前正处在上涨局面,而华中、西北、西南、华南地区的玉米价格却出现了小幅下跌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从总体全局整体来看玉米总体的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玉米供应充足
“2022年我国库存陈稻替代玉米的数量在2500万吨左右,加上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木薯粉等,国内玉米市场结转库存高于2021年。因此,在2022年新季玉米产量较好的情况下,新年度我国玉米供应充足。”洪涛表示。
事实上,据海关总署相关数据显示,我国8月进口玉米量为180万吨,当月比去年同期下降44.4%;1-8月总计进口1,693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9%。
对于进口量的下降,洪涛认为,是由于受到了俄乌冲突、法国等产地减产等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油吃粮”,一些国家加强了玉米加工转型生产石油替代品导致国际玉米价格上升,国内外价格差距较大,影响了进口。
虽然近期玉米的主产区受到了天气影响,新季玉米收割进度偏慢,但在洪涛看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我国玉米单产、总产基本稳定,预计我国新季玉米平均单产与2021年相比为增产年。
具体而言,黑龙江、新疆、宁夏、河南、山西、天津为增产年,玉米单产较2021年增加1.5%以上。辽宁、江苏、湖北、四川为减产年,玉米单产较2021年略减,其余各省为平产年,玉米单产较2021年增减幅度均在1.5%之内。
据卓创资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主产区华北及东北地区收割进度放缓,新季玉米尚未集中上量,而陈粮余量不多。在玉米市场整体供应格局偏紧的情况下,部分持粮主体惜售挺价,从而支撑目前的玉米市场价格。
玉米市场走势偏强
在袁帅看来,我国的玉米消费主要是用作饲料,而使用玉米饲料消费,大概占整个消费总量的60%。
《分析》显示,随着生猪养殖利润好转,饲料需求回升,玉米饲用消费稳中有增,工业消费保持稳定。
事实上,9月中旬开始,伴随华北部分地区性价比优势明显的春玉米上市,而东北陈粮价格较高的情况下,饲料企业对陈粮的采购积极性下降,补库意向逐渐由陈粮转移至新粮。
那么下游需求能否继续支持玉米价格走强?
据了解,目前饲料生产整体仍在恢复之中,玉米消耗量较大的猪肉和禽类饲料,产量比上月继续明显回升,但同比上年度产量依然存在差距,
“按照猪周期的规律来看,每当市场猪肉价格上行的时候,玉米的市场价格往往是呈现下跌走势。就综合当前各项因素来看,在接下来的阶段,国内四季度的猪肉价格可能依旧会有所波动,涨跌相伴,但不具备大幅波动的可能,所以对玉米的价格影响波动也不会很大。”袁帅表示。
对于未来的玉米价格走势,洪涛认为,目前国储玉米价格上涨,优质鲜食玉米价格较好,玉米新粮上市价格将会基本平稳。
而袁帅则表示,目前看来,国内玉米价格处在了比较乐观的局面,伴随着新季玉米大量持续上市后,国内玉米价格将面临一定的回调局面。
与此同时,他强调了今年我国玉米的生产成本有所上升的情况。
“今年,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面积干旱,东北地区则是受到内涝的影响,玉米倒伏现象严重,另外就是今年的物价上涨,种地成本增加,特别是前期的化肥价格增长。”因此,在袁帅看来,在成本上升、供需转变、市场通胀反作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玉米价格即使回调,预计降幅的力度空间也不会很大。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环保行动)
-
正在种种人祸人祸接两连三的布景下,随着北半球的夏日愈止愈远,煤冰的需供水少船下也拷打煤冰现期货价钱延绝创出历史新下。凭证ICE报价,澳洲纽卡斯我远月(煤冰)期货周一继绝上蹿至460好圆/吨体贴;而凭证 ...[详细]
-
一年最高补贴3000万!横琴发布首个集成电路扶持政策,“中国芯”再提速
摘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擘画的未来横琴蓝图中,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将是其“四大新产业”之一。而集成电路作为当前高端制造业中最受市场关注的一个领域,也是横琴产业布局的一大重点。 ...[详细]
-
上半年央企营收同比增长12%,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
摘要: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两化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宋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过今年上半年取得的成效,可以感受到央企已经从‘对标世界一流’进入到‘建设世界一流’的发展态势。” ...[详细]
-
前8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0.1%,8月贸易顺差扩大40.4%|快讯
摘要:9月7日上午,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出口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进口11.82万亿元,同比增长5.2% ...[详细]
-
(一)本周市场情景综述心岸市场本周走势偏偏强。远期受煤收运利润复原较快,但古晨价钱下位,叠涨价钱监管趋宽,商业商及下贵最后趋于谨严。心岸调进略有提降,受台风动身影响,远两日心岸调出偏偏低,锚天船舶删减 ...[详细]
-
国家电网等7家央企接连宣布完成国企改革目标,三年行动进入收尾阶段
摘要:进入8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尾工作继续推进。近日,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国五矿、兵器武装集团等多个央企宣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完成。 ...[详细]
-
摘要: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看来,7月受地产停贷风波等事件影响,社会需求释放不足。消费方面,由于6月份季末冲量存在一定透支效应,社零增速小幅回落至2.7%。不过,当前,提振需求仍是接下来的重点。 ...[详细]
-
连续4日单日新增超过150例,成都宣布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快讯
摘要:9月1日上午,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称,自9月1日至9月4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从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每户居民每天可安排1人凭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外 ...[详细]
-
凭证商务部尾要斲丧质料监测系统数据隐现,2022年8月份,祸建省监测样本企业的煤冰市场价钱仄均为1459.18元/吨,环比上涨3.6%。其中无烟煤市场价钱为1283.13元/吨,环比上涨5.3%;烟煤 ...[详细]
-
摘要:“一家企业集团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经营同一个主业,会形成资源分散和同业竞争的局面,解决办法就是并购重组,把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其他央企也存在类似情况,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之间的合并,在资本市场还将 ...[详细]
- 外国留学生高额奖学金惹争议 全国人大代表杨建德主张变革现行奖学金准则
- 订单暴增,东莞再现用工荒!招聘信息满街撒,“能招来人就行”
- 环保板块一周风云:新股遍及体现乏力,德创环保成绩预亏后再曝停止定增
- 人工智能继续破圈:前10个月高技术产业继续加码,新经济成为开展新引擎
- 经济从传统职业转向科技经济主导 朱民:新一代数字技能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利器
- 疫情重复下的物价:多种常见蔬菜“破8”,发改委称长时间仍将保持稳定
- 力帆股份180亿财物却被56万欠款压倒 82岁重庆首富尹明善或将出山?
- 2021年“无废城市”将在全国梯次推开 大湾区等要点区域有望参加
- 迟到12个小时的暴雨静悄悄地来 北京城市排水系统再受检测
- 长达40天的春运正式发动:筑牢铁路疫情防控防地,让回家的人安全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