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集中”供地火爆引发楼市异动 重庆4月房价涨幅全国居首
摘要:5月17日,两集中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供地国居数据显示,火爆70个城市中,引发异动月房有62个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楼市3个城市持平,重庆5个城市价格下调。价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轰轰烈烈的幅全“两集中”供地大幕徐徐拉开,其对房价真正的两集中影响也逐渐显现。 5月17日,供地国居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4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火爆数据显示,引发异动月房70个城市中,楼市有62个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重庆3个城市持平,价涨5个城市价格下调。 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刚刚结束了一场火爆土拍的重庆,以1.4%的一手房涨幅、1.3%的二手房涨幅成为4月份全国房价上涨最多的城市。4月28-29日,重庆首次集中土拍,主城区46宗地块成交金额达超过635亿元,最高溢价率接近130%,平均溢价率也超过40%。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重庆过去两年平静了一波,所以潜在需求量很大。加之重庆本身房价绝对水平相对低于其他城市,在其他城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重庆市场更容易活跃。”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所以重庆这次上涨的本质其实和许多大城市的逻辑相似,是因为各类资金加快进入市场。” 土地过热引起房价异动 2月底,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自然资源部在22个城市推行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的“两集中”供地。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上述城市迎来了2021的首场“两集中”土拍。目前,北京、广州、杭州、重庆、无锡、沈阳、长春、天津、福州、青岛、深圳、杭州等12个城市已完成首批集中供地。 不过从结果来看,各个城市集中供地仍然呈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两极分化态势:重庆、杭州等地,不仅拍出了高总价,而且诞生了新的“地王”;长春、青岛等非热门城市的土拍明显遇冷,整体溢价率不高,部分地块还出现了流拍。 其中,此前楼市较为平静的重庆这次土拍尽显狂热,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2020年重庆土拍最高楼面价为1.4万/平米左右,此次集中供地中,原本房价较高的中央公园板块再次突破了天花板,有两块地单价超过1.5万/平米。 另一热门板块西永新拍出的7宗土地中出现了6宗“万元地”,本次土拍中溢价率最高的一块也出自这里。目前,该板块最高的楼面价已经超过了在售新盘的价格,“面粉贵过面包”的价格倒挂又将在这里上演。 土地的热潮带来了房价的异动。安居客数据显示,4月西永地区二手房均价10392元/平米,环比上涨2.77%,同3月份相比涨幅直接翻倍。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自2019年5月后,重庆一手房房价已经将近2年时间未突破过1%。 “部分城市的土地过热,会带来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记者表示。 “小阳春”能持续多久? 而从全国的数据看,一、二线城市成为4月楼市的绝对热点。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和0.5%,涨幅比上月均扩大0.1个百分点。 严跃进指出,虽然近期各大热点城市纷纷收紧了政策,但是从70个城市的数据看,部分政策相对宽松城市有炒作的现象,房价继续反弹。这也要求后续在既有调控基础上,对一些出现上涨苗头的城市做进一步的管控。从实际过程看,双集中供地下的高溢价现象也需要在第二季度积极给予关注,后续稳地价工作需要常抓不懈。 张大伟认为,从全国市场看,2021年小阳春已经出现,预计2021年上半年房价继续上涨的趋势依然持续,但越来越收紧加码的调控政策有望平稳市场。房价会继续放缓。一线城市有已经成为一季度房价上涨龙头,但包括深圳、上海这些上涨龙头开始强监管二手房价格、经营贷,后续市场有望逐渐平稳。整体看,3-4月份很可能是这一轮房价上涨的高峰期,随着住建部约谈多城市的加码调控,未来房价涨幅有望放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疫情成份影响 市场仍有反对于
- 印僧北苏推威西省周围海域产去世6.2级天动
- 希腊夷易近员:反对于收扬奥运细神 反对于将体育行动政治化
- 僧日利亚媒体人:中国减降生贸妄想20年 发挥了尾要熏染感动
- 主产天疫情影响多少多?
- 中巴企业开做助力消除了巴西停教征兆
- 澳农场海中工人频遭不公平看待
- 俄总统新闻秘书:俄可能规画侵略的控诉“毫无凭证”
- 市场煤价将迎阶段性企稳止跌
- 伊朗总统:希看增强与讲利亚的经贸关连
- 中好音乐家跨横蛮室内乐衰宴纽约演出
- 中巴企业开做助力消除了巴西停教征兆
- 国庆少假时期 煤市需供低迷
- 黑俄罗斯妨碍“中国今世四小大收现暨女童绘绘展”
- 周强与芬兰最下法院院上妨碍工做闲讲
- 中国代表:中国将继绝用真践施动为非洲战争与去世少做出贡献 ...
- 山西天域炼焦煤价钱匹里劈头下止,短时候跌势或者延绝
- 中国常驻散漫国副代表: 外部强减所谓的仄易远主妄想是对于仄易远主细神的叛变 ...
- 中国一批兽性主义支援物量运抵阿富汗
- 俄罗斯要供好国战北约为消除了北约东扩的可能提供法律保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国资委开年会议释放新信号:聚焦70%以上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多次点题人工智能
- 重要信号!住建部再提“三定”政策,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加速推进
- 5.2%!2023年全年GDP超126万亿元|快讯
- 春节假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2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微降|快讯
- 7%!前两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快讯
- 直击疫情后首个常态化春运首日:候车大厅乘客爆满,预计人流创历史新高
- 商务部:2023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快讯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39个铁路物流中心全部挂牌成立
- 猪价回暖下,三大上市猪企3月生猪销量分化,谁增谁减?
- 碳市场再次释放扩围预期: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
- 全面推开市值管理考核!央企上市公司如何突出价值创造导向?
- 以中国为范本!亚洲加速绿色发展|快讯
- 从源头治理到事心双解,宿州心理服务“落地”学校和社区
- “要让新能源车主克服里程焦虑” 交通部副部长李扬:智慧交通还将进一步发力|聚焦博鳌
- 数字经济全面融入经济社会,赋能实体经济还有哪些挑战?|聚焦博鳌
- 低温雨雪冰冻来袭!部分铁路、高速公路停运、关闭|快讯
-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经济前景报告:2024年亚洲经济增速或达4.5%|快讯
- 实探北京线下金店:店内人山人海仿佛“菜市场”,消费者越涨越买|新春走基层
- 民建中央:建议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统筹引导|两会声音
- 商务部最新回应:美国发布的《2023年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报告》是不实指责|快讯
- 下降0.1%!3月PPI降幅环比收窄|快讯
- 直击燕郊商铺爆炸现场:附近居民称鞋飞出去好几米远,“幸好学校上课早”
- 重磅!市值管理或纳入央企责任人业绩考核,2024年哪些领域投资将加大?
- 需求复苏带动“经济风向标”回暖,1月PMI超季节性回升背后
- ESG信息披露严格监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将实现ESG信披全覆盖|聚焦博鳌
- 春运期间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84亿人次,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快讯
- 返程车票你买到了吗?这个春运,刷新多项历史纪录!
- 又有上市公司出手!投入1000万元作为婚育福利金,鼓励生育从何处发力?
- 全国铁路春运今日启动,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快讯
- 国资委重磅部署央企发展AI产业,人工智能“国家队”来了!
- 如何增进老年人福祉?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建议加强老年教育投入保障|两会声音
- 美联储今年可能降息,AI的爆发点燃通胀预期
- 客货两旺!铁路清明小长假预计发送旅客7500万人次
- 重返景气区间!3月制造业PMI大幅回升|快讯
- “甜蜜的烦恼”!满记甜品被曝大面积关店,老字号甜品店如何打破“许留山”魔咒?
- 突发!中石油原董事长王宜林退休4年后落马|快讯
- “蒜你狠”重出江湖:金乡大蒜供不应求,价格飙至五年内新高,收储商无奈观望
- 受春节错位影响,1月CPI同比下降0.8%|快讯
- 一年超两亿台家电报废,工商联环境商会建议严厉打击非法拆解电器、电子废弃物行为|两会声音
- 2023年养一头猪亏76元!牧原股份或现上市来首亏,仍坚定看好今年猪价
- 消费踩油门!2023年社零总额创历史新高,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
- 未来产业“路线图”出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将形成哪些标志性产品?
- 2023年税费收入达31.7万亿元,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至44.8%
- 五大建筑央企前两月新签合同总额超1.1万亿元,建筑业景气度继续回暖
- 潘功胜: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稳定法正在制定中|快讯
- 49.1%!春节因素导致2月PMI微降|快讯
- 迈向零碳电力时代:大力推进电力低碳转型,让以碳价为主的绿色环境价格发挥作用|聚焦博鳌
- 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建议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两会声音
- 1.07亿人次坐火车回家了!春运客流保持高位运行|快讯
- 大豆进口居高不下,豆粕减量替代将继续,转基因大豆玉米种植是否已开放?
- 中国商务部部长会见美国贸易代表,两国贸易即将迎来新转折点?
- 去年15名“一把手”被查,处分375人次,央企反腐持续高压态势
- 长三角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前两月全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7%|快讯
- 2023年全年CPI上涨0.2%,居民收入上涨6.3%|快讯
- 餐饮收入增长12.5%,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快讯
- 实探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主打低碳可循环,全面实现绿电自给自足|聚焦博鳌
- 节后生猪价格重回“6元时代”,仔猪价格持续走高,后市行情如何?
- 国资委最新部署来了!中央企业如何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建言:将“用户体验”全面融入制造业|两会声音
- 铁路助力海南出岛汽车归家!首批12车120台车辆经铁路托运集中运出|快讯